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史诗40年·江苏相册】八旬老书记感慨细说“张家港”
2018-07-18 07:1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林培  
1
听新闻

  83岁的秦振华听说记者来访,早早迎出门来。这位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家港市原市委书记,回忆起本报对“张家港精神”持续多年的宣传,感慨道:“新华日报如同我的亲人!我很想念当年报道的报社同志,欢迎他们常来!”

  走进秦振华不大的办公室,前后两张办公桌上整齐码放着报刊、材料,很多文字下方被红笔划出横线和小圈圈,空白处写有批注。“我让年轻人下载中央和省委重要会议报道,把字放大放粗打印出来学习,至少看两遍,还要做笔记。不学习不行,不吃透中央和省委精神不行,不了解新时代‘新’在哪里不行!”

  “这是我!”秦老指着墙上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全国先进离退休干部的照片说,“当时,我握住总书记的手,情不自禁道了声‘总书记您太辛苦啦’!党中央一切为了百姓,我作为老党员,在新时代不能落伍,还要力所能及多做些事。”

  “全省正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您知道吗?”记者问。“知道。我给全省好多单位作了辅导报告,每场至少两个半小时。”秦老说。“那问您一个尖锐点的问题,可以吗?”记者边说便揿下录音笔按键。“没事,随便问。”秦老侧耳凝神。

  “有人说,在如今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条规约束比较多,解放思想比以往‘余地小了’,当年的张家港如果处在今天,思想也解放不起来,经济也搞不活。您同意吗?”记者问。

  “不同意!荒唐!”秦老斩钉截铁地反驳, “从严治党与解放思想从来不对立。我们当年搞改革,也坚守红线、遵纪守法,该报批报批,守规矩、不乱来。尤其个人清廉方面,要经得起反复查。

  “腐败不除,经济搞不上去。即使是发展经济的能人,也不能违反底线。如果张家港不坚持这一点,思想就解放‘歪’了。解放思想不是纪律松绑,而是让你放开手脚、一心为公多做事。

  “1993年,中央加强宏观调控,有人举报张家港违反国家政策乱集资、乱拆建等,很多人认为我出了大问题,甚至要被抓起来!但我不怕。为啥?我吃透了中央精神。我认为,宏观调控是‘调低不调高、调劣不调优、调内不调外’,张家港抢抓机遇大发展,不是‘大跃进’,没有错。就在这时,我提出‘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难上难而且是死路一条!’全市顶住压力,一门心思拼命抓发展。中央、省里调查组最后也发现,张家港借来的钱来龙去脉很清楚;新上的一大批项目前景好、立得住,没有半拉子工程;经济运行质量高。回去一汇报,中央和省委都肯定了张家港的做法,批示要大力宣传。

  “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就是克服困难、永争一流。‘张家港精神’有16个字,即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大发展!”这位中国改革功勋奖章获得者如是感慨。

  秦振华认为,新一轮解放思想很紧迫、意义重大,是围绕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有目标、有任务的解放思想,空间余地大,势在必行、慢不得。江苏在全国能领先多少,要看这次解放思想的力度有多大、创新的勇气足不足,特别是干部敢不敢作为和担当。

  秦振华建议,要在全省树立一批改革干事的正面典型,践行落实“三项机制”。“弘扬创业者、支持改革者、鞭挞空谈者、惩治腐败者、激励开拓者。”他认为,20多年前总结的这五句话没有过时,要大胆启用改革创新者,同时公开通报批评“空谈者”和阻碍改革者,树正气促改革。

  “空谈误国、空话误事!”秦振华回忆道,自己当张家港市委书记时,有干部上台发言先说“尊敬的秦书记”,接着就是一长串“在什么领导下”的套话。“我没耐心听,让他放下讲稿自己讲,他顿时脸红、青筋凸爆,讲不周全了。我对夸夸其谈、不干事的人是看不起、不理睬的。解放思想要有鲜明是非观,对不作为的人要板面孔、动动吼,不能一团和气。”

  “一个地方能不能搞上去,关键在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要有正气,无私无畏。我在市委常委会上公开讲‘大家向我看齐!’当年,我是个有争议的人,也是个有个性的人。但我自认为,我的个性是努力干事的个性、讲党性原则的个性。我的不忘初心,就是不忘记父辈是从海门逃荒到沙洲县的穷渔民,是共产党让我们翻了身。我想都没想过,56岁时还被破格提拔为张家港市委书记。听党话、跟党走,是我不变的初心。”说到这里,秦老激动地拍起胸口。

  记者告别前,秦老说道:“我虽然文化不高,但想给省报写几句话,表达我的谢意。”说着,他抽出一张白纸,为本报题字——“新华日报是毛主席三次题写报名、周总理创办的,地位和声誉很高!对党对国家贡献很大……”

  记者 林培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