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老支书精神
走进位于昆山市陆家镇的“好孩子”展厅,各种婴童产品琳琅满目。“这是我们在德国收购的高端品牌cybex,其中一款婴儿车在欧洲卖到3000欧元一辆;那是‘口袋童车’,能够折叠带上飞机,很受市场欢迎。”好孩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宋郑还领着记者边走边介绍。在婴儿用品展柜前,他拿起一只塑料奶瓶:“冲奶粉时通常要晃动奶瓶,这两道弧线设计能让奶粉溶解速度提升30%,减少奶粉挂壁现象。”
从一个濒临破产的校办工厂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母婴用品公司,“好孩子”烙上创新这一最鲜明特征。透过一个个看似不起眼的小设计,“好孩子”累计创造专利9200余项,相当于竞争对手前五名的总和;主持或参与制定(修订)中国国家标准25项,美国、欧洲及日本国外标准118项。
30年前,刚到不惑之年的中学数学老师宋郑还临危受命,接手经营不善的校办工厂。“要做世界上没有的东西,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他和技术人员潜心钻研数月,全球第一辆四功能(推、摇、躺、学步)婴儿车诞生,并很快风靡市场,引来很多仿造者。
凭着“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干劲,宋郑还带领一批党员干部,建立起新品开发部。“别人仿造第一代产品,我们第二代产品已上市,‘好孩子’永远是引领者。”回望创业之路,年过七旬的宋郑还坚定地说,挫折不可避免,创新永不停步,找准方向去努力,一定会闯出路子。
闯,给创新带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正因为拥有这样一批敢闯敢拼的老支书群体,昆山一步一个脚印开辟出一片天地,靠着“自费开发”将一个农业县打造成中国县域经济的“领头羊”。
和宋郑还在全球市场搏击风浪不同,沪士集团党委书记陈惠芬全部工作都在企业。挂牌昆山首个外企党支部、“陈惠芬融和工作法”入选全省基层党建九大工作法之一,她用江南女子的温婉和坚韧,“闯”出全国非公党建工作的“红色地标”。
1996年,时任昆山热电公司副总经理的陈惠芬受组织委派,到当时昆山首批建成投产的大型台企沪士电子担任党支部书记,工作变得陌生而棘手。陈惠芬迎难而上,用3个月跑遍全厂800多名员工宿舍,把名片送到每人手中。“有任何困难,请找我。”她要让所有员工知道:“现在公司有党组织了,我是党派来的,有困难就来找组织!”
与每个员工一对一沟通、设立职工意见箱、创建“谈心接待日”、制定劳动争议调解等制度、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陈惠芬尽全力替职工解决实际困难,为企业生产营造良好环境。2010年8月,沪士电子登陆深交所,成为昆山首家在大陆上市的台资企业。在老板眼中,她是公司稳定发展的“定海神针”;在员工心中,她是知心的“红色大姐”。
敢作敢当、勇于实践,陈惠芬在非公党建领域蹚出一条新路。她创造性地将“融和”理念运用到党务工作中,始终坚持以党建促发展,让党建服务于企业生产建设、服务于每一位员工。在企业多次重大事件中,她所在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帮助企业走出困境,让党旗在外企高高飘扬。
6月26日,省委召开“寻找老支书精神”座谈会,向全省28名老支书代表现场颁发“老支书纪念铭座”。陈惠芬正是昆山的两名代表之一,与她一起获得表彰的,还有扎根农村四十六载的老支书汤仁青。
去年10月,汤仁青突发脑梗昏迷倒地,而此前他已遇到一次类似情况。在家人反复劝说下,他不得不卸下张浦镇金华村党委书记的担子,“在村里工作了40多年,现在突然放下,我倒不习惯了。”
汤仁青1971年就来到金华村,从民兵营长、团支书一直干到村书记。金华村四面环水,老百姓出门曾经只能靠摆渡,生活十分不便。汤仁青走基层听民意,“跑断腿”多方集资124万元,建起横跨吴淞江的金华大桥。在他的带领下,原本落后闭塞的小村庄逐渐发展为村级收入超千万元、经营性资产近亿元的经济强村。
“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示范村”“江苏省生态村”……对于金华村获得的荣誉,汤仁青如数家珍,“‘村强民富百姓乐’是我们的目标,现在村庄富裕了,生态变美了,还要做好慈善”。2010年,金华村成立昆山首个村级慈善工作站,汤仁青和党员干部带头捐款,发挥众筹力量,帮扶困难群众。
2016年,“金华摆渡人 老汤工作室” 成立,围绕乡村振兴目标,立足新时代农村发展实际,通过“老汤书记讲党课”“书记沙龙”“知人、知事、知情”等党建主题活动载体,将汤仁青多年的农村党建工作理念、经验和方法有效“传帮带”,以党建促发展、惠民生。
如今汤仁青“退位不退责”,发挥余热。7月中旬,他将第二次赶赴贵州省铜仁市,由他牵头的碧江区坪茶村集中食堂送餐项目就要开工,建成后将为周边留守老人和儿童送上热腾腾的饭菜。“脱贫攻坚是国家的大事情,昆山对口帮扶碧江,我们也要尽一份心力。”66岁的汤仁青为此到处拜访企业募集资金,还远赴铜仁与坪茶村党员对接,筹建党员之家,进一步拓展慈善事业。
薪火相传烛照精神力量。这样一群勇于创新、甘于奉献、一心为民的老支书们,于平凡之中彰显伟大,丰富“昆山之路”精神内涵,更为昆山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生命力!
记者 潘朝晖
实习生 顾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