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行读江苏”两岸青少年文化研学之旅启动 将在江苏深度探访8天
2018-07-11 21:5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孔芳芳  
1
听新闻

  2018年7月10日上午9:30,2018“行读江苏”两岸青少年文化研学之旅在江宁的南京台湾青年创业学院启动,来自宝岛台湾的27名青少年、老师,南京的20位青少年,以及来自政府、主承办方等百余名嘉宾参加了启动仪式。

  本次研学之旅活动缘起于2016年起举办的江苏省两岸青少年征文大赛。江苏省两岸青少年征文大赛已举办两届,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和台湾联合报系、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作为主办方,又组织江苏优胜少年赴台参加颁奖典礼。为了给苏台两地青少年制造更多交流机会, 在两岸青少年征文大赛的基础上,7月10日,在省台办的指导下,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和台湾联合报系主办,南京晨报、台湾好读周报和江宁区台办联合承办的2018“行读江苏”两岸青少年文化研学之旅再次启动,本次活动旨在邀请台湾热爱写作的青少年和南京的小伙伴们一起,通过在秦淮河畔、台城、江南贡院、南京市越剧院、江宁牛首山、新华报业及江宁台企的探访交流活动,了解南京,行读江苏,为两岸之间的文化交流留下难忘的一笔。

  嘉宾发言--

  江苏省台办副主任张为、新华日报社副总编辑钱丽萍、江宁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陆蓉、江宁区台办主任张燕、省台办交流处副处长肖晨、台湾联合报教育事业部主任戴勤文、南京晨报副总编辑丁晓斌、南京晨报副总编辑汪秋萍等多位嘉宾参加了启动仪式,寄语两岸青少年。

  省台办领导盛赞两岸青少年文化交流夏令营

  江苏省台办副主任张为为两岸青少年文化交流夏令营授旗。他说,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和台湾联合报系主办的两岸青少年结对交流活动非常好,对于台湾青少年了解大陆很有好处。目前,两岸关系严峻复杂,更要加强民间交往,这次夏令营活动就体现了民间性。他说,青少年是两岸关系的未来,要通过丰富多彩的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情感,对两岸关系长久发展意义深远。张主任赞赏这次夏令营开营仪式,认为形式轻松活泼,符合孩子们的特点,而且大陆小营员都是征文赛获奖去过台湾的学生,与台湾青少年结对交流话题多,容易沟通。张为希望这类交流应形成品牌,长期稳定地开展下去,为推进两岸民间交流多做贡献!

  南京市江宁区统战部部长陆蓉为台湾青少年介绍江宁:这里有台资企业240多家

  2018“行读江苏”两岸青少年文化研学之旅首日,两岸40多名青少年与江宁结下了缘分:启动仪式选在了江宁的台湾青年创业学院,两岸青少年的研学旅行也从江宁的牛首山、银杏湖和观音殿三处开始。启动仪式上,南京市江宁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陆蓉为台湾青少年们介绍了江宁这处美丽地方。

  “ 江苏省就因为古江宁府和古苏州府,各取首一字而得名。”陆蓉告诉孩子们,江宁从东、西、南三面环抱南京主城的核心区,有1561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她还生动地向青少年们做起了对比:“台湾省有20个江宁这么大”。接着,陆蓉介绍了江宁的历史。她说,从江宁的汤山发现50万年前直立人头盖骨化石到4000年的湖熟文明,再到秦始皇郡县制改革到东吴建都,悠久的历史中,江宁留下了众多遗迹和美好传说。“江宁有世界唯一佛顶骨舍利长久安奉之所牛首山,也有七仙女和董永,后羿射日的传说,金箔等50多项非遗项目。”

  她告诉台湾同胞,江宁自古就是江南的富庶之地,如今更是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江宁的经济实力位居全省前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江宁的发展中也有着两岸合作的“基因”。“在江宁,有银杏湖、旺旺、康师傅、群志光电等各类台资企业240多家,台湾百强企业20多家。我们还有一些台湾青年创业就业的场所,现在大家所在的台湾青创学院,已经拥有6个实训基地,聚集50多位台湾青年,各类培训近千人。”陆蓉说。“研学之旅是两岸青少年充分沟通、交流和学习的好机会。”她希望青少年们在8天的研学过程中能用眼睛观察,用心灵感受,有所收获。

  新华日报社副总编辑钱丽萍:希望台湾青少年感受到江苏的美丽和热情

  2018两岸青少年研学之旅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和台湾联合报联手主办,启动仪式上,新华日报社副总编辑钱丽萍代表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致辞,欢迎来自宝岛台湾的青少年朋友来到江苏。

  钱丽萍说,江苏是对台合作大省,两地联系非常紧密,经贸合作成果丰硕,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密切。在江苏省台办和省教育厅的关心指导下,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和台湾联合报连续在2016、2017年举办了两届两岸青少年征文大赛,超过两万名中小学生参赛,不仅如此,江苏的获奖选手代表还赴台湾参加颁奖典礼,倾听台湾作家创意写作讲座,并和台湾小朋友进行了友好的互动交流。钱丽萍认为,这不仅是两岸青少年共同参与的写作嘉年华,也是两岸同文同宗、同根同源的生动写照,成为苏台交流合作中的一大亮点。

  她介绍,以之前的系列互动交流活动为基础,双方又共同推出了“行读江苏”两岸青少年文化研学之旅活动:邀请台湾的青少年朋友来到江苏,看江苏、写江苏,与江苏的青少年零距离接触。钱丽萍告诉两岸的青少年朋友,在8天的行程中,他们将在南京进行深度文化参访,通过在牛首山、明城墙、秦淮河畔、江南贡院、南京市越剧院、新华报业及江宁台企的互动活动,提升他们在文学、历史、文化、艺术、科技、新闻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她也透露,活动期间,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报网端微将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宣传报道。

  8天的研学之旅结束后,钱丽萍期望台湾的青少年朋友能将在宁期间文化参访的所感所得记录下来,以美妙的文章架起一座两岸交流的虹桥,以期加深台湾读者和青少年对江苏的感受,感受江苏的美丽和热情,感受中国梦的美好和伟大,感受两岸同胞一家亲的亲情和友情。

  台湾联合报教育事业部主任戴勤文 :两强合作 敞开心胸认识新朋友

  2016年起,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与台湾联合报系、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主办了“江苏省两岸青少年征文大赛”,迄今为止,本次征文大赛已经举办两届,取得了盛大的社会影响力,主办双方又组织优胜青少年获奖者赴台参加颁奖典礼,如今台湾的青少年们来到江苏,两岸青少年获得更多交流机会,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与台湾联合报系为两地青少年打造了多场文化交流的盛会。台湾联合报教育事业部主任戴勤文代表台湾联合报向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对这次活动的精心规划,表达了最诚挚的感谢。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是名列世界500强的媒体,而联合报也是台湾最具影响力与公信力的优质媒体,两强合作,营队的质量一定有保障,而且两报在教育方面,都投入相当大的资源,相信双方未来也有更多的合作与交流, 为两岸的教育发展,共同付出一份心力。 ”

  戴勤文向台湾的20多位青少年介绍,8天的研学时间里,他们除了去夫子庙、明城墙等多个南京的景点参观,感受南京作为古都的魅力,还将在南京的历史、新闻、科技等多个领域涉猎和学习。戴勤文希望台湾的青少年们能够珍惜机会,敞开心胸,和江苏的小伙伴们真诚交流,互相学习。

  青少年才艺--两岸青少年互展才艺送祝福

  启动仪式上,两岸青少年都展示了多才多艺的一面。2015年度南京晨报“十佳”小记者,刚刚从南外仙林分校毕业,即将升入初中的邵睿琪代表南京的18名小伙伴,为台湾同龄人演奏了古筝名曲《战台风》 。“这是一首非常有气势的曲子,慢版又能体现出悠扬的曲调,很愿意和两岸同学分享这首著名的曲目。”她说。

  来自台湾天母中学的刘芳慈、黄迦爱、邓子芊则带来一首充满故事的古风歌曲《牵丝戏》。她们想通过这首寓意深刻的歌曲,提醒两岸的年轻学子,在这8天的交流共学营中,同学们会接触到各种领域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大家要时时提醒自己,我们的手中都拥有牵线的权力,但同学们决定要牵的是什么 ,便是重要的课题。决定了之后,该如何时时调整,尤为重要,不要像歌曲中的老者,当过去后,才追悔莫及。两岸青少年互送了礼物,最后合影留念。

  青少年代表发言--

  和南京小伙伴做好东道主

  拉萨路小学 王天羿

  去年,我参加了两岸青少年作文大赛,获得了南京赛区一等奖,今年春节前,我有幸和20个同学到台湾领奖。新北市市长朱立伦亲自为我们颁奖。我们和几位台湾的同学互相交换了朋友卡,作家王淑芬老师和导演许杰辉叔叔为大家开的讲座,让我学习了创意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在台湾,我们去了阿里山,看到了千年古树。还去了景色秀丽的日月潭,参观了国父纪念馆,看到了庄严的换岗仪式。最后一天晚上我们和几个台湾的同学一起开了音乐party,展示了才艺,互赠贺卡,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我非常高兴能有这次机会,在南京见到台湾的小伙伴们。在此我代表南京的小伙伴欢迎你们到来。南京是六朝古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南京历史上有无数的文人墨客和经典诗篇,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少年时期就生活在南京,写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南唐后主李煜也安葬在南京。南京有著名的中华门城堡,明城墙,有曾汇聚才子佳人的夫子庙,有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还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锦和白局。此外,我们也可以看到波澜壮阔的长江和雄伟壮观的中山陵。当然,美味的秦淮小吃也不容错过。我希望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能和南京的小伙伴做好东道主,带你们去参观名胜古迹,体验高科技,品尝美食。也祝你们在南京度过愉快的一周!

  把握难得的交流机会

  台湾晓明女中 林亮语

  非常高兴能来参与“行读江苏”活动,非常荣幸能与南京的优秀同学们共同组织出这场文学的盛会,相信在这超过一个礼拜的时间中,我们都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和友好、不灭的情谊。 南京,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曾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诗人谢朓,曾以“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来形容南京;唐代的李白,在南京停留的时间最长,在他的诗词里头有关南京的就占了200首!顺带一提在红楼梦里头的金陵十二钗, 就是自这片华土中孕育出来的呢!就像听惯了睡前王子公主的童话故事后,竟然能亲临了梦中的城堡一样;今天能站在这块注满绝代风华的土地上,我真的觉得自己太幸运了!

  八天里我们将会参访明故宫、玄武湖、紫金山、南京大学、江宁织造府等等的名胜,噢还有江南贡院,想当初有多少读书人争相来到这里求取功名一展抱负!今天我们能来到这里,也算是一圆状元梦了!在旅程中, 甚至还有令人兴奋的各种对抗赛,届时大家一定要使出浑身解数、千万不要客气,来一场精彩的对决吧! 我们会把握住这难得的机会好好交流。 相信南京、相信当地的同学们,一定会让我们大开眼界。

  研学首日:参观佛教圣地,了解金陵文化

  开营仪式结束后,两岸青少年文化交流团前往江苏省对台交流基地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了解金陵文化。虽然天气炎热,但大家都兴致勃勃,拍照留念。

  唐代时,牛首山即与西北之清凉、西南之峨眉,并称为三大圣道场。当世仅存、世间唯一的佛顶骨舍利永久供奉在牛首山佛顶宫。

  佛顶宫位于牛首山西峰,分为大、小穹顶两个部分。大穹顶形如佛祖袈裟,覆盖在小穹顶之上。小穹顶犹如佛祖发髻,下为莲花宝座造型,上为摩尼宝珠造型,上下结合形成“莲花托珍宝”的神圣意象。佛顶宫内含三大文化空间:禅境大观、舍利大殿和舍利藏宫。大家乘电梯下到地下五层参观了千佛殿。来自台湾的孩子非常好奇,不时问这问那。还拍照记录。大家还看到佛顶塔九级四面,为仿唐代楼阁式塔。讲解员介绍,佛顶塔与东峰之弘觉寺塔遥相呼应,重现了历史上牛首山双峰双塔的恢宏格局。

  俗话说:“一座牛首山,半部金陵史”,牛首山文化底蕴深厚,有牛头禅院、岳飞抗金故垒、南唐二陵、李瑞清墓、明代摩崖石刻、郑和墓等历史遗存,其佛禅文化源远流长,是牛头禅宗的开教处与发祥地。

  在观音殿见到了很具设计感的民宿

  参观完佛教胜地牛首山之后,两岸青少年来到了聚集台湾青年的青创种子村--观音殿。

  青少年们研学之旅的第一顿午餐定在了坐落在观音殿的里山时光餐厅。食谱中不仅特地为台湾青少年们安排了南京的特色美食盐水鸭、素什锦,方便小客人们了解南京的地道饮食,还准备了薯条、冰淇淋等孩子们喜爱的零食甜点。丰盛的午餐过后,两岸青少年参观了台湾文创旅游休闲产业代表集团-薰衣草森林的第10个品牌“森林慢慢”以及全国首家“青创种子村”。

  在“种子村村长”陈癸玲的热情带领和解说下,孩子们了解到,“森林慢慢”是薰衣草森林诞生于大陆的第一个园区品牌,他们的规划包含了休憩、餐饮、民宿、讲堂、活动等内容。简单地说,就是工作人员通过规划,让原来的村子在餐饮、休闲、娱乐等各个方面都更加清新,也更吸引游客。在参观的路上,孩子们被夏天荷塘的大片荷花,葱郁的小山坡等乡村美景吸引之余,也为各种有设计感的小店和院落停下了脚步。见到像透明的大泡泡一样的民宿时,他们都惊呼起来!陈癸玲告诉孩子们,这就是经过创意设计的民宿,用透明的材质,把每间房间做成大泡泡的样子,夜晚完全可以睡在“泡泡窝”里看星星,很受游客欢迎。孩子们看着各种有趣的设计,感到非常新鲜。陈癸玲欢迎青少年们长大后来到南京就业创业,她告诉孩子们,刚刚建成的全国首家“青创种子村”就是为来南京创业的台湾年轻人提供住宿、餐饮,以及技术指导的所在,“希望你们以后来南京创业时也可以住在这里”。

  银杏湖乐园老总寄语两岸青少年迎难而上

  下午,两岸青少年文化交流团来到南京台协协会会长银杏湖农业观光休闲有限公司采访这里的台湾人董事长林铭田。

  林总看到这些来自家乡宝岛的孩子倍感亲切。对于孩子们感兴趣的银杏湖乐园。他娓娓道来。他说,乐园里有声光电恐龙,安徒生主题乐园,水上乐园和漂流等娱乐项目,也有大人喜欢的步步高升、小动物羊驼、孔雀等。不久的将来,附近约2公里,他还将投资建设另一个乐园。

  台湾学生还分别问了“你是怎样处理环保问题的?”“乐园建成后和你构想时有何不同?”南京学生代表也提问:“你来南京创业,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林总耐心地一一作答。他说,每个人都有梦想,都不容易。二十年前创业时,面对的是3000位农民,要拆的是600户的房子。大热天跑项目,就更困难了!但是,遇到困难,他没有退缩。才有了现在的事业。

  在林铭田看来,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密不可分的。他说,二十年前的南京还烧煤炭,乌烟瘴气,于是,他从三个村庄开始,先清理污染源,再进行雨污分流,做合适的水资源治理与利用。而如今,银杏湖游乐园的水全是国家标准一类水,也就是可以饮用的水。林铭田先生表示,要让环境提升整个产业发展,就要从小地方的整洁开始,在利益和环保中间取得平衡。林铭田先生将台湾农民的环保态度带到中国大陆,他说自己发展的不仅是游乐产业,更是一种爱乡情怀,他希望银杏湖的中国龙、中国凤,有一天能超越迪士尼。亲切又热情的发言让孩子们很受感染,林总也寄语两岸的青少年,不要遇到困难就退缩,要放宽心胸,迎难而上,加倍努力,未来是属于你们的。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孔芳芳 孙文 谢婷/文 余萍/摄

标签:青少年;台湾;两岸;南京;研学;江宁;江苏;文化;交流;新华报业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