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七一”之际访乡村振兴一线党员带头人:不忘初心,建设好每一个“梁家河”
2018-07-02 06:5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倪方方 林元沁 黄 伟 王晓映  
1
听新闻

  “七一”前夕,江苏全省党员干部争相阅读学习一部报告文学《梁家河》。小村镇有“大学问”,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基层一线,全省优秀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坚守自己的“梁家河”,不忘初心,勇于担当,开拓创新,为党旗增光辉,为人民谋福祉。

  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

  改革开放40年来,江苏这片土地上诞生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新时代的“再出发”,需要每一个党组织解放思想,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好实践探索中的问题,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发展成果。

  最近几天,苏州市吴江区委常委、盛泽镇党委书记范建龙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在东港村,面对部分干部群众的困惑和犹豫,范建龙与大家细细算账:去年全镇落实“263”专项行动要求,淘汰喷水织机16000多台,遇到过阻力,不少人认为,大规模淘汰喷水织机会严重打击盛泽经济。范建龙以事实说话,“其实不然,今年1-5月,全镇工业总产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0%左右的增长。我们淘汰的不只是喷水织机,更是一种落后产能,而发展新兴产业、优化经济结构,有着更重要的战略意义。”

  盛泽是经济强镇,近年正是通过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保持领先发展优势。“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转变的不只是民营纺织企业生产方式,乡村振兴、环境治理等同样需要创新的思路。”范建龙说。

  “七一”前夕,宿迁市宿城区耿车镇党委书记徐光良过得格外充实。在组织召开镇表彰大会表彰一批党员创业示范户后,6月29日上午,他又组织不少电商大户,参加题为“电商提档升级 推动乡村振兴”的主题座谈会。

  “我们镇上目前拥有网店2350家,去年实现电商营业额31亿元。”徐光良报出一串数据。这得益于近年耿车镇党委抢抓“互联网+”的发展机遇,不断探索“支部+电商”的发展模式,从党旗下走出一条绿色转型发展致富路。

  从电商中发展入党积极分子,从党员中发展红色电商,党支部正成为耿车镇引领村居电商发展主力军。全镇1200多名党员、25个支部在干事创业上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动着老百姓致富,老百姓对党组织的信任度越来越高。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围绕省委部署的‘六个高质量’,按照镇里已经明确的产业,实现耿车更高质量的发展。”徐光良表示,在城乡建设、生态环境方面,耿车要继续加大治水、治土力度,拒绝污染型企业入驻,守护耿车来之不易的绿水青山。

  展现鱼米之乡最靓颜值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带头人,积极推进乡村现代化进程,展现鱼米之乡的“最靓颜值”。

  夏日的田间,烈日炎炎,热浪袭人,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每天在村里走一圈的习惯雷打不动。正值夏种关键时期,他跑得最多的地方就是水稻田。

  75岁的常德盛精力充沛,在稻田边仔细查看秧苗的长势,与村委会副主任王进明交流夏种时该注意的事项。“作为村里的年轻干部,我们有常书记这样的榜样,很幸运。我们要学习好、传承好老支书精神,在实践中学习成长。”王进明说。

  50多年来,常德盛带领村民艰苦奋斗,走出“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的发展道路,使落后、贫穷、荒芜的小村庄成为令人羡慕的幸福家园、文明新村。“蒋巷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离不开党的政策指引,离不开党员群众的不懈奋斗,离不开‘艰苦创业、开拓创新’蒋巷精神的支撑引领。”常德盛说,他现在迫切想把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传授给年轻人,培养一支能吃苦、能耐劳、能奉献、能拼搏的年轻党员队伍。蒋巷村正在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结合蒋巷发展实际,围绕“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制定新的举措,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让村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强。

  烈日炎炎,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先锋村人却忙得不亦乐乎。河道清淤,污水管网下地,环境一天一个样。先锋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聂永平告诉记者,江苏确定的首批45个特色田园乡村中,世业镇有3个村入围。“农民富裕、村级经济保持持续增长、村庄环境美丽,这样的乡村才能真正振兴。”

  这几年,通过发展高效农业,先锋村农民人均收入从1.9万元上升到2.3万元,甩掉贫困村的帽子。在农业企业和农科院的共同培养下,村里产生不少懂农业技术的乡土人才,一些年轻人爱上农业,回到农村。最近,他们筹备着请科技团队研究农产品深加工,把农产品做成旅游商品,更好地带动乡村振兴。

  先锋村探索出 “党建+旅游+富民”的发展模式,先后建成了四季春高效农业园、润清生态科技产业园、金色年华健康养生谷等项目,流转土地3200余亩,每年给村民创造务工收入突破100万元。村民拿到土地流转租金,挣到了务工工资,学到高效农业种植技术,成为“乡土人才”。村集体收入由原来的不足5万元,增长到90多万元。

  决胜脱贫攻坚,小康路上一个不少

  当前,脱贫攻坚战到了关键时期。全省基层党组织采取更集中支持、更有力举措、更精细工作,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真不好意思,最多只能聊10分钟了,我正在赶去园区的路上,得解决点急事。”6月29日下午,记者拨通省优秀党务工作者、连云港市赣榆区柘汪镇西棘荡村党委书记钟佰均的手机时,电话那头的他颇带些歉意。

  钟佰均口中的园区,是正在西棘荡村如火如荼建设中的农民产业园。创业园以村集体为主导,村民可以入股,以尼龙颗粒加工产业为主,从原材料研发、生产再到制造。目前,园区已有部分设备投入生产,今年全村有望创造3亿元以上的产值,村集体收入可达500万元以上。

  一张旧渔网“拉”出尼龙颗粒加工产业,把全村农民变成创业生力军。“我们要重点解决村里贫富差距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党员管理问题等几个短板,继续壮大村集体经济规模,做强特色产业。”钟佰均表示,作为一名扎根基层20年的村支书,一路带领村民们脱贫攻坚、强村富民,是他最幸福的事情。

  睢宁县沙集镇东风村党总支是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员带头创业,支部引领产业,从家具拼装到全产业链建成,群众共同致富。村“两委”成员8人以及全村111名党员家家做电商,全村从事电商产业居民约950户,占总户数80%,开设网店2000多家,创办实体企业360家,带动近万人就业。东风村党总支书记王敏介绍说,去年,全村实现网络销售额近20亿元。

  致富路上不能忘了低收入户。“东风村以脱贫攻坚擦亮富民底色,确保今年所有低收入户脱贫。”王敏说,东风村通过“党员+电商大户+贫困户”结对帮扶模式,对低收入户一对一技术指导,手把手传授电商知识,帮助提供就业岗位或鼓励支持他们开办网店,为他们提供技术帮助,解决经营难题。3年来,当地约150户低收入户实现脱贫,电商扶贫模式在全镇进行推广,沙集镇也因此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扶贫先进集体”。

  记者 倪方方 林元沁 黄 伟 王晓映

标签:质量发展;电商;脱贫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