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全省各地多姿多彩迎端午
2018-06-18 06:5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重温爱国情怀 弘扬端午文化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今天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起源于春秋的端午节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内涵,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又使这个节日凝结了感人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端午文化的来历与传承

  “端午最初是指每月的第一个五日。”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赵益说,“端”,在古代汉语中有“开头”“开始”的意思。每个月有三个“五日”,一个月中第一个逢五之日就是“端五”。在古代,“午”“五”音近相通,所以,“端五”亦可写成“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起源于对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纪念,是较为流传的说法。相传屈原投江后,楚人不舍这位贤臣,纷纷划船前去追赶,衍生出龙舟竞渡的民俗,后来又出现端午吃粽子、怀念屈原的食俗。不过,在不同地区,端午节纪念的历史人物并不相同,除了屈原,还有伍子胥、曹娥、介子推等人。

  苏州地区的端午节俗,就是为了怀念吴国大夫伍子胥。和屈原一样,伍子胥也是一位悲情人物。相传他于五月五日这天被吴王夫差赐死,尸体包裹在皮革囊中投入江中。伍子胥冤死后,英灵不散,天帝封他为潮神。江南人民同情伍子胥,于五月五日这天在江河之上划龙舟,迎接潮神伍子胥。

  历史上,伍子胥对先秦时期江苏地区的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他发展农耕,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奠定了苏州古城的基础,胥门、胥口等苏州地名,就是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人物。

  江苏各地注重传播节日文化

  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挂艾草、挂艾叶、佩香囊、喝雄黄酒……这是江苏很多地区共有的端午习俗,“但不同的地方,也有自己独特的端午民俗。”著名民俗学者、东南大学教授陶思炎说。

  江苏各地的端午民俗也同样丰富多彩,极具地方特色。

  苏州博物馆和苏州市彩香实验小学合作,组织200多名学生参加学唱《轧神仙歌》和民俗知识竞赛等活动。扬州人有端午节用“百草水”洗澡的习惯,端午往往是热天,澡堂将中草药煎好后放入池内。浴客洗这“百草水”,一年都能健康平安。常州有“张端阳”的民俗,“张”是看望的意思。端午这天,女婿要准备好咸鸭蛋(或皮蛋)、枇杷、红糖、绿豆糕、烟酒等,看望老丈人;做学徒的,要向师傅送节礼,叫做“张师傅”。

  15日下午,来自15个国家的34位外国友人走进南通市崇川区钟秀街道淘宝城,体验“爱上南通——粽情端午传承非遗”,感受中国独特的端午节文化。

  蓝印花布、沈绣、精品红木、板鹞风筝……在专业讲解员带领下,外国友人们首先参观了钟秀街道淘宝城内的南通非遗作品。沈绣第五代传人向外国友人展示了她耗时半年绣成的观音图,其鲜艳的色彩、精湛的绣工和对传统文化的专注让外国朋友大感惊讶,纷纷竖起大拇指。

  来自挪威的哈沃德,在南通工作已经一年了,他带着全家五口人来到现场感受南通文化。他说,通过这次活动更加了解端午文化,了解屈原的故事。

  端午节也是一个“吃货节”

  端午节其实也是一个“吃货节”。陶思炎介绍,端午民俗中的相当一部分是食俗,要吃各种食物,“端午的家宴一般都在中午进行,菜肴会非常丰盛。”

  最能够代表端午的食品,毫无疑问是粽子。陶思炎说,南京的粽子按馅料分,有白米粽子、枣子粽子、火腿粽子、香肠粽子等;按形状分,有三角粽子、四角粽子、小脚粽子、宝塔粽子等。粽子一般在端午节前一两天就已包好,节日当天煮食,亲友邻居们常以自家粽子相互赠送,以融洽感情。

  民国时苏州作家包天笑晚年回忆苏州的粽子:“到了端午节,那便是粽子的世界了。粽子的味儿,有甜的,有咸的,有素的。形式有圆的,有方的,有长的,有尖的。有一种白水粽,范烟桥曾以书来告诉我:谓以新制之玫瑰酱,蘸白水粽,可谓色、香、味三绝。”

  和很多食物一样,粽子也有甜咸之争。北方人更偏爱蜜枣甜粽,南方人更爱咸香肉粽,江苏的粽子却是甜咸口味并存,吃法略有差异。

  苏南一些地区和连云港习惯将鸡蛋、鸭蛋和粽子一起煮,煮出的蛋更有清香。鸡蛋、鸭蛋是人们端午节必吃的,老南京人认为,蘸着盐吃端午粽子锅里的煮鸡蛋,夏天就不会生疮。如果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的阳光下晒一晒再吃,夏天就不会头痛。常州有端午“斗蛋”的习俗,孩子们胸前悬挂着“蛋袋”,四处找小伙伴“捉对厮杀”,赢了的趾高气扬,输了的也不气馁,斗坏的蛋立刻就下肚了。

  到了扬州,端午的午宴要办“十二红”,也就是12种本身是红色或者用酱油烧的菜,如红烧黄鱼、红烧猪肉、油爆虾、炒苋菜等;南通人端午要吃“和菜”,以绿豆芽、蛋皮、韭菜、瘦肉丝与粉皮同炒。

  走进南博体验端午文化

  “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16日上午,在南京博物院艺术馆长廊的展览前,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来自南京市江宁区的陆红丹给9岁的女儿讲解端午节的民俗。

  这是众多家庭在南博感知端午文化的一幕场景。近年来,我省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围绕“我们的节日”主题,运用博物馆等阵地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介绍传统节日民俗知识,传播优秀传统节日文化。

  今年的端午节,南京博物院举办了“我们的节日——到南博过端午”系列活动,通过戏曲、曲艺演出、端午作品朗诵、非遗展演、文化讲座等各种形式,全面展示端午节的独特魅力。

  6月16日,南京博物院开展了传统香包制作体验、五彩丝线手环编织等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和手工艺人现场教学。

  在该院非遗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香包传承人井秋红正在制作端午香包。“香包里有甘草、冰片、丁香等10多种中草药,可以驱蚊避蝇。”井秋红说,端午节有佩戴香包的习俗,自己制作和展示香包技艺,是希望能将传统文化传承下来。“很多年轻人对香包很感兴趣,很想学习这门技艺。我们也经常走入大专院校,推广和介绍徐州香包。”

  端午是“我们的节日”,是值得所有中国人珍视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端午节民俗”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中国端午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节日的魅力也征服了很多年轻人。目前,南京博物院官方微信的用户已突破30万,只能预约400位观众的博物院讲座,通过网络直播吸引了20万观众。

  “端午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带着孩子来参观,是为了让孩子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学习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陆红丹告诉记者,她和女儿还参加了亲子包粽子、编织鸭蛋网兜等端午活动,“感觉这个端午节过得特别有意义。”

  本报记者 于 锋 陈 明 新 华

标签:
责编:潘军艳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