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村旅时代,江苏如何掀起乡村旅游的黄金潮?
2018-05-27 21:0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李睿哲  
1
听新闻

  说到旅游,很多人两眼放光——若能将桌上积压的文案换成面前叠嶂的山峦,倒是一番美滋滋的感受。

  对都市白领而言,在城市high够了,怎样才能利用有限的时间逐梦原野乡间,不愧对每周五天那段一直隐身在线的野游奢恋呢?

  不好意思~今天,虽然我们既不推出攻略,也不准备打小广告,却可以带你以另一种形式感受江苏乡村旅游的发展与变迁。

  近日,新华经济分析师跟随“2018全国重点媒体采风团”走进江苏的乡村小镇。在探访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最新图景的同时,也与同行切磋交流,倾听媒体同仁对这片江南水土开发的观察与思考。

  江南水乡,怎样应对自身特色发展被“偷师学艺”?

  江苏地处江南腹地,水网密布,水乡众多。印象中,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景画自古便深得人心。

  在江苏众多河流中,京杭大运河是无可争议的旅游胜地,而其自身也就是块儿老字号牌匾。纵观沿运村镇,星罗棋布,相近相似的水韵文脉滋养各村,然放归到村中却又显出几分独特的情调。

  这是历史上文人墨客皆有的感悟,却几乎没人把其中的缘由道破。

  在扬州邵伯古镇副镇长秦杰看来,苏中地区沿运乡镇历史文化根基相似,这是难以避免的事实。但不同点也有,而这种不同恰巧蕴藏在从各镇走出的历史文化人物的差异上。

  在这里,每一个人物、每一处房屋、每一座小桥、每块儿砖,甚至每一滴流淌古村落印记的河水,都成了沿运乡村稀土般的珍贵资源,成为“拿不走”的印象。

  在有“运河水工精华之地”、“江淮生态大走廊核心”、“苏中水乡文化家园的”邵伯,1600多年的运河小镇历史承载着诸多古老的文化遗存。为充分利用并彰显这些代言本村,又无法被别村拿去的历史文化痕迹,邵伯人推出了“邵伯方案”——古老与陈旧,未必就意味着必须推倒重建或盲目粉饰翻新。

  在上千年的古镇,真实的老旧感和特定的历史人物与文物,才是无价瑰宝。历史经验告诉当地村民,油漆味儿与旅游兴旺之间并无必然关联。

  因此,“邵伯方案”所谓的保护与展示既非高歌猛进实施棚户区改造,也不是另投重金再建仿古街区,而是实实在在留存好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原貌。

  越是历久,愈加弥新。

  “陈旧的历史与古镇的风霜,本身就有着巨大价值。即使做强配套刻不容缓,也不能破坏千年历史遗留。”目睹国内诸多历史名村在时代发展的交汇点“迷失自我”后,秦杰格外珍惜眼前这片质朴厚重的文化遗存。

  然而,随乡村旅游的开发,即便再充分地彰显村中特定的人文历史渊源,也无法回避危机诞生的事实。

  虽然邵伯特定的历史印痕别家无法拿走,但村镇的发展思路却有相当大的借鉴价值与复制可能。换句话说,今天的邵伯样板极有可能是沿河的兄弟村镇明天发展旅游的效仿范例,而且偷师学艺成本极低。

  如何破解这一危机?

  走访中,新华经济分析师发现——形成自身较为明显的品牌优势,占据品牌高地,使自身发展“远远甩开”他人,便自然会引来更多人对成熟样板的青睐。这不失为一条路径。

  “当一个村发展效率越高、速度和质量同时都走在别人前面时,确实在同类选手竞争中更能主导话语权。”秦杰告诉记者,镇里将更加注重将食文化与运河元素紧密结合,“龙虾+运河+江南+古镇”便是相对过去一个切口更小、定位更精准的发力点。

  与此同时,秦杰也在同沿运小镇洽谈水乡旅游发展联盟。不论谁是“单打冠军”,都有需要和他人分享快乐的时候,而这些时候,众村之间没有输家。

  古朴山村,凭啥拥有资源要素自主更新与集聚能力?

  1989年出生的虞嘉晔现在已是山联村党总支副书记。他刚到村里的时候,正是乡村努力转型、渴望富民增收的时间点。

  2008年视频资料显示,地处锡山、常熟、江阴三地交界的顾山脚下的山联村曾经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由于无节制的开山采矿,村里灰尘漫天,满目凋敝,村集体不仅负债1400多万,而且每年还要外借200多万元发工资。村里的困顿使越来越多年轻血液外流,马太效应在这里循环上演。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十年过去后的今天,马太效应在此不但消失了,山联也成了一座适宜农旅休闲体验的度假胜地。

  坐拥村中若干生态园,汇聚草莓、琵琶、樱桃、杨梅、火龙果等一众水果的种植、采摘、加工、出售,山联传统资源能耗型产业实现了与绿色生态旅游的整体替换。

  然而,最令山联人自豪的还不是果园体验项目,而是产值效益更大的菊花产业。

  虞嘉晔思维活络,借村里发展乡村旅游的契机,利用本地种植皇菊的基础,力邀江南大学食品工程专业合作研发了皇菊花茶、菊花米酒、菊花枕头、菊花润唇膏、菊花蛋糕、菊花酥,甚至别出心裁地推出了菊花沙拉、菊花火锅、菊花混沌和菊花面筋……山联的皇菊品牌从十年前的默默无闻,到今天带动村镇全产业链的升级,其所发挥的要素聚集功能不可小觑。

  菊花养生,不再是止步于中老年人的话题。试问,谁不好奇啥叫菊花火锅呢?更何况这神奇的山联皇菊还被写进了虞嘉晔自编自导的RAP,流传于网络江湖。

  于是,山联的名气愈大,要素自我翻新的能力便愈强、要素集聚的种类便愈多,这也成为山联人向往美好生活的绿色财富。

  山联有皇菊,顾庄有花木。

  “家家栽种花木,户户蟠扎盆景”是苏中地区南通如皋顾庄村最大的特色,也是顾庄人最骄傲的地方。

  但是,产业发展的思路再好也得有人管、花木附加值再高也得有好的路子种。这都离不开顾庄的顶层设计与随之而来的要素整合。

  新华经济分析师了解到,顾庄的经验主要得益于三方面。一是产业找得准。花木产业在如皋有成熟的发展历史,从北宋年间开始,民间匠人传承悠久、百姓视之为根基产业。二是有一批专业的技术人才。顾庄村4千多常住人口中,走出了200多位拥有中高级园艺职称的农民,以他们为主,又带动了一批经验资源的扩散。三是政府规划引领得当。在过去,顾庄村民无论种菜还是种花木,多为散户经营,效益不高。2005年时政府规划成立顾庄生态园,2013年起同济大学智囊受邀参与顾庄生态园整体规划设计,智力要素由此引入……

  从而,乡村的发展逐渐由传统单一的农业加分散割裂的旅游业,转轨到要素嫁接、融合发展的路子上,实现了花木产业的集约经营和乡村旅游的配套延伸。

  今天,顾庄已建成国内华东地区最大的花木交易中心,前来谈花木生意的商人,同时又成为乡村旅游消费的贡献群体。来乡村旅游度假的游客,也助力了地方花木产品的外销。

  媒体同仁:花木交易中心的交易指数几时能联网发布?

  自然,除我们提到的邵伯、山联、顾庄,江苏乡村旅游还有众多值得分享与探讨的品牌经验、竞合策略、要素集约模式,以及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的案例。

  不过话说回来,江苏乡村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有亮点与长处,便必然存在短板和不足。长短两者相融,又传递给国内重点媒体采风团的业界同仁哪些感受与思考呢?

  中国网记者韩加军为参加此行专程南下江苏。“苏中个市区(县)在亮特色、打招牌的同时还不忘夯实基础设施,系统性思维令人印象深刻。从这一角度看,江苏乡村旅游与乡村建设发展已经完全合二为一,走在全国前列。”韩加军说。

  中国旅游报记者邰子君认为,乡村旅游发展好不好、人气旺不旺,游客们都在用脚投票,村民们也同样用脚选择就业自身去留。这都是移步景区最显而易见的。如何增加非节假日的景区游客量,成为此行子君关注的焦点。

  “为什么要关注这个问题?一到周末,人多、路堵、价格贵,原先寻觅静心休养好去处的计划就往往会被打破。这是乡村旅游业竞争的真实写照,但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村旅的需求仍在扩大。”邰子君说,在盐城大丰区新丰镇的荷兰花海风情小镇采风时,讲解员介绍讲大丰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去年移至景区,且当前仅为国内唯一一家景区婚姻登记处,这一做法让他印象至深。“多么好的创举!来登记结婚,还能就地拍婚纱照并且放松一天旅游旅游,对乡村拉动非节假日经济、对游客增加出行体验都是好事儿。更关键的是,这样一来,社会中的刚性需求也就同步融进来了。”

  “聚焦乡村旅游,聚力乡村振兴,最关键的落脚点还是实现乡村发展、人民富裕。”采风前,专注政务领域的澎湃新闻记者华贤东对乡村旅游能为村民实现怎样的创收并无概念。但当听说顾庄村今年60岁的老农王广明去年自家栽种的一盆罗汉松,以成交价28万元卖给游客时,这位年轻记者震惊了。“人们的腰包鼓起来、思路活起来,这既离不开农业创新对内自给自足,也离不开旅游发展对外拓宽销路。但是,眼下仍然要问,既然顾庄已经是全华东最大的花木交易中心了,同期的花木市场指数几时才能上线呢?”

  …… ……

  是哈,旅游绝不再是过去大众眼中单一割裂的生活补充品,乡村也绝不再是原先资源要素易出难进的经济发展洼地。就因为它们历史角色的变化,当两者碰撞时,机遇与困惑、存量与增量等诸多方面的矛盾也才同步涌现。

  当然,这是巨大的利好。正因有矛盾的存在,也才有思路的进一步开放和对美好乡村旅游的殷殷期待。

标签:乡村旅游;菊花;花木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