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老支书精神
5月16日,入夏后的首个高温黄色预警天,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刚接待完来交流社会治理经验的常熟市公安局一行人,接着迎来来自海南的乡村振兴考察团,还没来得及歇会,又赶去招呼来自上海的老年游客团。当天,这位75岁的老人前后接待13批来自天南地北的客人。
52年来,常德盛就是在这样的忙碌中,带领当地老百姓艰苦奋斗,将一个落后、贫穷、荒芜的小村庄,变成幸福、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鲜活样本”。
强村富民是一生的追求
走在蒋巷村生态园内,千亩良田阡陌纵横,三三两两的白鹭翩然起落。到了6月,这片土地将度过半年的休耕期,重新长出绿油油的秧苗。
这片生机勃勃的田野,曾经是十年九涝的低洼地。1966年,22岁的常德盛当上蒋巷村大队长,面对的是全县最落后的穷村恶水。“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他喊出这句响亮宣言,领着全村100多户村民挑土填河,硬是把千亩低洼地填高一米多。地高了,人却矮了——重重的扁担,把他和村民们压出罗圈腿。
改土治水后的蒋巷,变成出名的粮食高产区。常德盛并没有止步,他踩准改革开放的节拍,带着全村百姓办工厂搞副业,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明显凹瘪的左眼,就是他当年出门跑销售时遭遇车祸留下的后遗症。
2004年,村办企业改制后,为壮大村集体的钱袋子,常德盛又想到发展生态旅游,现在村子每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从“农业起家”到“工业发家”,再到“旅游旺家”,蒋巷村走出一条村强民富的发展道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52年砥砺前行,现在的蒋巷,全年经济总量持续超10亿元,村级可用财力超2000万元。在富裕的苏南地区,蒋巷村的经济实力虽算不上领先,但村民得到的实惠排在前面。蒋巷村史馆里,硕大的沙盘模型让整个村貌一目了然:常盛工业园与农民新家园、村民蔬菜园、生态种养园、千亩无公害粮油生产基地,分布得错落有致。“造价30多万元的房子,村里只收我们12.8万元。”1989年出生的平洁,和父母同住220平方米的农民别墅,爷爷奶奶则住进村里的老年公寓。村里建了150套老年公寓,60岁以上老人免费入住,统一提供优质口粮,还补贴养老金。大学毕业后,平洁选择留村工作,“这里可是城里人都羡慕的‘新天堂’,我何必往外走?”
现在的蒋巷,人人有工作,家家有股份,户户住别墅。在蒋巷村财务室,会计周英列出了一份蒋巷村村民的“福利清单”,包括养老金、社区股份制分红、自留田补贴、读书奖金等等。从2014年起,蒋巷还把婚嫁后入村的新蒋巷人纳入分红机制,分红数额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调。去年,全村人均分红约9000元。
时刻把百姓装在心里
前阵子,蒋巷村在露天体育广场一侧建起一座封闭的体育馆。当初,大家很纳闷,农村建体育馆,有必要吗?
“有了这个馆,村民们下雨天也能锻炼。”常德盛告诉大家,自己雨天从村里走过,发现要晨练的村民只能蹲在家里,“我们要建设一个美好蒋巷,就得时刻为村民着想,从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让大家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温暖。”
“只要对村民有利的事情,他都会去做。”村委会主任蒋玉英感慨地说,常书记始终把百姓装在心里,在利益面前唯独没有考虑到自己。当年村里统一建农民别墅,户均一套,常德盛一家四人,一套没拿,至今仍住在镇上老房子里,他每天骑着自行车来上班。直到近几年,年纪大了,大家不放心,硬是给他配了车接送。
2004年,蒋巷村迎来企业转制,当时的村集体企业常盛集团产值、销售、利税每年递增40%以上。常德盛是董事长,按理说改制可以控股,但他不要一点股份。
“让股”,在常人看来,相当于让出巨额财富。常德盛却看得很淡:“自己的口袋装得满满的,你还能为蒋巷人做事吗?我一分都不要,就行得正,站得直,就可以为蒋巷做更大更多的事情。”
不止是让财,常德盛还多次“让官”,放弃了很多提拔机会。他说,自己只想认认真真为蒋巷做点事情,让老百姓都说改革开放好、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
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让常德盛宁可赔上400多万元的损失,也要关掉财源滚滚的化工厂,不让污染损害老百姓的健康。现在,蒋巷又推广有机化种植水稻,从300亩扩大到800亩,减少化肥农药对生态的污染。
“常书记打心底里对老百姓好,对犯过错误的人也不看低。”村民孙启华曾因误入歧途被劳教,也因此一度自暴自弃。常德盛不仅主动登门看望他,还帮忙到银行贷款,让他办起养猪场致富。
不给未来发展留后遗症
每天清晨6点到了村里,常德盛也不进办公室,而是迈开脚步,绕着村子走一圈,差不多有5公里,遇到村民热情打招呼。这个习惯,他已坚持十几年,“很多事情,在办公室看不到,不去了解实际情况,就跟不上形势。”
今年5月,蒋巷村的旅游新项目蒋巷书院对外试营业,28间现代简约又不失野趣的精致民宿一亮相,就让游客流连忘返。“以前村里自建的民宿土里土气,吸引不了人,常书记看到经常空关着的房子,就动起引进社会资本的脑筋。”旅游公司总经理张卫清说,这个项目由专业人士投资管理,村里只要做好服务就行,也用不着为运营发愁。
蒋巷村搞乡村游起步较早,但这几年由于缺乏深度休闲项目,导致后劲不足。村里直接管旅游,精力有限且缺乏专业。这些发展中冒出的新问题,让老常陷入思考:建设现代化的村庄,不能再光靠一两个“能人”,也不能由村里一手包揽,而要靠专业人士,靠全体村民,更要靠科学的制度。
在蒋巷,每家每户都有一本《蒋巷村村规民约奖励制度》。2008年至今,这本薄薄的册子先后修订3次,内容从8条细化到38条,村里的发展规划、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村级社会事业建设、村民福利奖励等规定均有章可循。每次修改,都是村里出“初稿”,上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再根据村民意见进行调整,直至186户农民共同签字方能通过。
“有了好制度,才能避免人治,蒋巷的未来才能走得长远,甚至没有我老常照样行。”这几年,面对村民的挽留和组织的肯定,常德盛一直没能如愿退休:“只要我在位,就要做好每一天,把村里难事一个一个解决掉,尽可能不给未来留下后遗症,但最终蒋巷村还是要靠大家。”
本报记者 李仲勋 陈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