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作为江水北送和南水北调东线取水源头城市,扬州打造清水廊道,护佑一江清水北上,率先启动江淮生态大走廊规划建设。近日,“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生态篇”网络主题活动江苏段集中采访来到扬州,记者实地走访既是江苏江水北调工程龙头,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的江都水利枢纽,以及地处扬子江、小夹江、太平江确保“一江清水北送”汇合之处、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取水口的三江营,感受长江扬州段生态环境的巨变。
这期“e起学习e起奋斗”走进扬州,当地群众争相告诉记者,因为长江水质的改善,多年看不到的江豚,这几年频频出现,成为长江边老百姓的“常客”啦。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咏
通讯员 江萱 文/摄
策划 黄凤 时力强
◎江都水利枢纽 “水流到哪里,哪里就有生机”
江苏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辛华荣介绍,江都水利枢纽地处京杭大运河、新通扬运河和淮河入江水道交汇处,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制造、安装和管理的大型泵站群。主要由4座大型泵站、12座大中型水闸、3座套闸、2座涵洞、2条鱼道及输配电、引河工程组成,具有抽江北送、自流引江、抽排涝水、分泄洪水、余水发电、保障航运、改善生态环境等七大功能。其中,江都抽水站共装机33台套,设计流量400立方米/秒,现装机容量55800千瓦、流量508立方米/秒,为我国乃至亚洲规模最大的电力排灌工程。
“长江水和老百姓休戚相关,长江水质直接关乎饮水安全,这些年发生了太多可喜的变化。”辛华荣告诉记者,作为江苏江水北调工程龙头和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江都水利枢纽的水量、水质必须双达标,“可以说,水流到哪里,哪里就有生机;清澈优质的水流到哪里,哪里就有良好的生态。这几年来,长江恢复了生机,水质明显好转,让人欣慰。”
江都水利枢纽四站工程师李扬,在这里工作了10年,对于泵站设备的改善和长江水质的变化有着直观感受。他指着一旁的一台大型泵站告诉记者,这一组设备一秒钟可送水270吨。李扬说,这些年来,泵站的自动化程度、智能操控程度和工作效率越来越高,水质也越来越好。
◎长江三江营水源地
一年一个样,江水也变得清澈了
从江都水利枢纽沿江东进20多公里,经过一大片郁郁葱葱的密林,便来到了长江三江营水源地。三江营地处扬子江、小夹江、太平江交汇处,因清朝在这里驻有一个水兵营叫三江营而得名。三江营所在的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副镇长朱仁武介绍,2017年开展了区域内专项整治,依法关停拆除长江沿线9个码头和3个混凝土搅拌站,1个水上餐厅和6家船厂,畜禽养殖点全部进行了整治。同时,距离江边几十米的地方也用护栏围挡了起来,平时禁止有人靠近,以保护水源。
当地人告诉记者,这里已成为绿意盎然的“天然氧吧”,一座沿江湿地公园已被当地列入建设规划。今年37岁的徐建明,家住大桥镇三江营村三房组,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他告诉记者,过去这里有码头,有船厂,有开水上饭店的,江水水质受到很大影响。这几年政府下决心整治,一年一个样,江水也变得清澈了。更令人高兴的是,很多年不怎么见到的江豚又经常看到了。
江都江豚保护协会会长李华荣,对江豚有着很深的情感。自小生活在长江边的老李说,江豚是长江水质的见证,对水质要求很高。小时候,三江营江边经常见到江豚,后来,就不怎么见到,甚至几乎见不到了。而现在,它又回来了,“扬州已经把江豚保护提到政府工作日程,并积极申报三江营江豚保护区。江都区大桥镇政府积极进行长江大保护,拿出市文物单位‘黄岗别墅’用于我们协会建立‘水生生物科普教育基地’。留住江豚的微笑,呵护生命的长江,这是我们的责任。”
◎确保“一江清水北送”
生态优先绘出江淮绿色“廊道”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推进沿江地区的生态保护,扬州将占市域面积近三成的1800平方公里区域纳入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规划,制定五年行动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重点推进总投资62亿元的27个年度项目,有效保障了“一江清水北送”。为致力打造沟通江淮、纵贯南北的清水大走廊,扬州在长江沿线实施300个重点减排工程、59个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关停小化工小电镀企业102家,退渔还湖1万多亩;每年从土地出让金中拿出5%用于生态复绿,保证生态投入增幅高于GDP和财政收入增幅。如今,沿江地区绿化覆盖率逐年提升,百里长江风光带已经成为亮丽景观。
参与方式
读者、网友通过邮寄、电子邮箱或在扬子晚报网、APP、官微、官博上在线投稿的方式都可以参与。通过“e起说”谈学习体会,也可上传小视频让大家“e起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