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大解放 发展高质量
对标审视厅局长访谈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间,江苏在全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已形成了总体领先、重点领域率先的优势地位。但对照党的十九大要求,对照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转变,对照2017年12月习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要求,我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接受记者访谈时,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既介绍成绩,也直面问题,并详解对策和思路。
周岚介绍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将聚焦老百姓需求最迫切、得益最直接的民生问题,以系统化思维丰富完善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改革发展思路举措,精准综合施策,推动实现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迈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基本现代化迈进;城市规划建设向品质提升迈进;乡村建设向综合振兴迈进;建设产业向实力最强迈进;城市管理向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方向迈进。
周岚表示,江苏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住房与房地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住有所居”方面,2018年新开工城镇棚户区危旧房、城中村改造21.5万套,基本建成17万套;完善公租房配套基础设施并加快竣工分配。将以新市民为重点扩大住房保障对城镇常住人口的覆盖,优先保障环卫、公交等行业困难群体,切实提高住房保障制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动建立以农民工、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特殊群体为受益面的公积金缴存机制。
江苏还将大力培育和规范住房租赁市场,通过新建、配建、改建、收租等方式多渠道筹集租赁房源,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人口净流入的城市将加强长期租赁市场发展,加快建设政府主导的住房租赁服务与监管平台,保护租赁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
周岚认为,楼市平稳健康发展,有赖政府这支“有形之手”持续而稳定地发力。江苏将强化楼市监测和预警,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实施分类调控、因城施策;坚决遏制投机炒作,稳定市场预期,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库存仍然较多的中小城市要继续做好去库存工作;房地产企业和中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将被严厉查处。同时,将制定和实施城市群住房联动发展试点方案,探索推进大中小城市房地产市场均衡发展。
当前,全省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已达40.3平方米,住房成套率94.7%,这表明江苏住房工作的主要矛盾已从“住有所居”转变为“住有宜居”。周岚说,今年将创建100个以上省级宜居示范住区,省住建厅已研究制定省级宜居示范住区创建评价标准,指导各地编制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多层老旧住宅加装电梯指导意见也将出台。既有小区适老化改造、进一步加强物业管理等,也将同步推进。
周岚说,城乡建设是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在系统化思维指导下还需“精耕细作”。仅拿“水”来说,今年就有一系列“提档升级”的推进思路——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十项民生实事要求实施的“城乡清水工程”明确提出,“2018年整治城市黑臭水体100条以上,两年基本消除设区市建成区黑臭水体”,这个要求比“263”专项行动原定的时间目标提前了一年。省住建厅已要求各地住建部门据此倒排时序、加大整治力度,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排水防涝工程”也将深入实施,全省实施100个易淹易涝片区整治。省住建厅将建立完善海绵城市技术标准体系,全力推动14个省级海绵城市试点取得实质性进展,并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另将继续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全省日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0万立方米以上,新建污水主干管网1000公里以上;也将做好既有水厂深度处理改造、城镇居民老旧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等“水文章”,年内新增自来水深度处理能力150万立方米以上。
对于严峻的城市“停车难”问题,将深入实施“停车便利化工程”,指导各地编制停车便利化专项规划,严格建筑配建规定,因地制宜完善老旧小区、学校、医院与商业中心等重点区域的停车设施,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既有停车设施使用效率,并加快健全和落实差别化停车供给和收费政策。
对于已纳入今年省政府民生实事的“厕所革命”,省住建部门也有推进措施:将推动实施“城市公厕提标便民工程”,制定城市公厕提标便民三年行动计划,今年全省将新增城市公厕1400座,沿街店面、单位等社会公厕免费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建设公厕APP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拓展便民服务功能。
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我省农村人居环境也将迎来深刻蝶变。“在总结既往工作基础上,会进一步系统谋划江苏未来的乡村建设发展之路。按照中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要求,结合省情编制‘江苏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今年再完成1.5万套农村危房改造,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将坚持建管并重,新启动10个试点县(市、区)开展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周岚告诉记者,将以高质量的规划设计引导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推动“特色村”和有条件的“重点村”积极创建“特色田园乡村”,并鼓励高水平规划师、设计师服务乡村。
2007年6月启动的我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将进一步充实、丰富实践内涵,在已启动两批试点乡村的基础上,年内将启动第三批试点,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在这过程中,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力度也将加大,以更好传承乡土文脉。
本报记者 汪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