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苏南区域现代化建设之路怎么走,专家提出:提档升级,直面后工业化挑战
2018-05-17 07:2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梅剑飞  
1
听新闻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提出,到2020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成为全国现代化建设示范区。5月12日,在中国社会学会、江苏省政府参事室和常州大学联合举办的“苏南现代化理论研讨会”上,专家表示,后工业化将是苏南今后一段时期的常态,发展亟待深化提档。

  现代化应该因地制宜

  常州大学苏南现代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调查显示:从《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提出的指标体系来看,2017年苏南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进程评估结果中,大多数指标已达标或接近达标,包括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自主品牌企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互联网普及率等。同时,少数指标相对滞后,如经济现代化指标,人均GDP目标值是18万元,2017年苏南区域总体达标程度为83%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的目标值是60%,2017年苏南区域总体达标程度为86%左右。

  苏南地区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已达53%左右,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开始全面深化提档。“后工业化时代苏南面临五大挑战:工业产能过剩、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工业化遗留问题、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竞争、逆全球化。”常州大学苏南现代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宋林飞教授说,相比发达国家,苏南制造业处在中低端向高端攀升的阶段,想要赶上“工业4.0”这趟车还有不少困难。

  “苏南现代化要迈向区域一体化市场进程。”上海社科院副院长何建华认为,以前苏南每个城市各自谋求发展,今后要打造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网络,共同拓展区域发展空间结构,产业合理分工,减少同质竞争,逐步实现自主产业特色化,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协同联动,去参与国际竞争。

  “不同地区的现代化建设路径,应因地制宜,不能千篇一律,毕竟各地产业结构、自然禀赋等因素不一样,各个地区要寻找适合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南京大学教授洪银兴认为,对制造业优势地区来说,不需要为现代化而一味推进服务业。苏南现代化发展工业占比重,要推进新型工业化,最重要的是质量指标,要设法解决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提高关键技术自给率

  2020年达到“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水平,是苏南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的核心目标与任务。

  苏南制造业与贸易外向度较高。宋林飞坦言,必须把提高“技术自给率”作为自主创新的基础,要对标国内外先进水平,整合苏南高校、研发机构等大批高质量的科技创新资源,加强高端制造关键技术自主化开发,突破核心技术不足的短板。苏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是实体经济,亟待形成高端引领的中高端制造业共同发展的格局。

  苏南地区已出现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产业链与价值链处于高端的制造业。苏州的纳米材料与生物制药、无锡的物联网与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南京的软件与智能制造、常州的石墨烯与晶硅太阳能电池、镇江的高性能合金材料与先进高分子材料等,这些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成为苏南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宋林飞建议,应把它们建设成为国家级产业集群,使之成为苏南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引擎。

  专家说,5G商用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推动形成新一波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的高增长周期。苏南城市群应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和集成应用为重点,加快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

  留住人才关键是创造环境

  专家强调,要围绕高端制造发展现代服务业,二产、三产互相促进与联动,加强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端服务,既巩固苏南先进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又推进苏南高端服务业的发展繁荣。

  苏南应发展什么高端服务业?专家表示,从全球主要城市高端服务业发展对比来看,金融、总部经济、工业设计、高端物流等,是主要的高端服务产业。从苏南高质量发展需要来看,应大力发展同先进制造业联动的研发服务、信息服务、专业服务、新兴金融、高端贸易、文化创意、旅游会展等高端服务业,同时大力发展同民生联动的新兴消费、生命健康等高端服务业。

  “人口红利”是苏南成长为“世界工厂”的重要因素。现在,廉价劳动力优势不再。常州大学苏南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马继迁认为,苏南是我国高校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具有“人力资本红利”的丰富源泉,苏南发展人才创新经济,首先需要培养和集聚更多的优秀人才。

  当前,不少城市爆发“抢人大战”,纷纷推出吸引大学毕业生、高层次人才落户发展的人才政策,面向全球招揽人才的态势更加显著。专家表示,人才抢到之后,要能留住他们,关键是要为他们就业与发展、企业更多更好地使用专业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与营商环境,提供法治、知识产权保护等政治与社会环境。

  “良好的企业人才成长环境非常重要,企业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东南大学教授徐康宁说,建成现代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要聚焦并把更多研发投入放在企业,人才战略要向企业倾斜。

  记者 梅剑飞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