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 高 坡 李仲勋) 全省城乡发展一体化标杆城市苏州,瞄准“三农”短板再出强力举措。13日,苏州召开全市乡村振兴工作会议,全面吹响乡村振兴战略号角。会上,苏州市委发布2018年“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新的制度供给。
苏州自2008年被列为国家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以来,一直致力于探索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三农”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去年该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9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6:1,是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城市之一;全市农村集体总资产达1840亿元,村均年稳定性收入达815万元,所有薄弱村年稳定性收入均超200万元。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在‘三农’领域表现最为突出,农村仍然是苏州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周乃翔说,苏州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途径,力争走出具有苏州特点、体现标杆水平、城乡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道路,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乡村振兴作出有益探索、提供可行路径。
“城乡融合”是今年苏州“一号文件”的核心关键词。聚焦当前城乡要素合理流动的机制“痛点”,苏州提出在优化土地、人才、资金等要素配置等方面下大力气,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苏州加快制定乡村振兴人才引进培育指导意见,落实各项激励扶持政策,加快建设新型职业农民、专业人才、科技人才、乡土人才4支队伍,促进各路人才“上山下乡”。
“乡村振兴,首在人才。”常熟市中泾村党委书记范益民介绍,村里在发展现代农业园时,紧盯农业科技人才和高科技农业企业,引进20多家高科技农业经营主体,吸引10多位博士、硕士入驻。目前,村里还成立招商团队引进高科技农业企业。
苏州引进工商资本参与乡村建设。此前,苏州率先设立全省首个城乡一体化引导基金,将财政资金与金融资本相结合,为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富民产业给予低成本融资支持,基金总规模突破70亿元。根据“一号文件”,苏州将做强做优城乡一体化基金,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同时,启动新一轮薄弱村挂钩帮扶工作,组织100个市级机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挂钩帮扶100个薄弱村,每年市级财政安排不少于1亿元资金支持薄弱村富民项目建设和公共服务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