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会重要讲话精神解放思想 走在前列①
中国江苏网讯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广东、山东、重庆等代表团审议时,就推动高质量发展等问题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为走好新时代发展之路提供重要遵循。省委书记娄勤俭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牢牢把握奋斗前进的方向,紧紧围绕“走在前列”的目标要求,以更大力度解放思想,推动区域竞争力实现新的突破,坚决把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努力交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本报今起推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会重要讲话精神解放思想 走在前列”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通盘考虑、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找准切入点、瞄准突破口,江苏因时因地精准施策,积极创造更加活跃、更加顺畅的体制机制,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省委书记娄勤俭表示,在高质量发展上,必须自我加压、高点定位,“全省上下要有强烈的答卷意识,把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作为江苏最鲜明的发展导向。”
着眼“系统化”,构建新体制护航高质量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要深化改革,政策体系要尽快完善。”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解读说,要做好顶层设计,出台一揽子综合性政策,才有利于推动和促进高质量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两会提出的任务、目标、要求真正落实。
那么,如何构建新的体制机制,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江苏作为”?
3月28日,江阴召开集成改革工作推进会。江阴市委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7个专项小组签订目标责任书。“工作机制要再完善。”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陈金虎说,要进一步实现对所有改革项目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今年,江阴将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单兵突进转向七大领域改革的协同并进,通过深入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施工图”,加快构建江阴全方位开放“新版图”。
江阴是一个缩影。将江苏放入全国坐标系中,为全国发展探路,是江苏人的自我要求。
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思维”,不啻为站在“关口”的江苏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具体思路。
当前,全省上下正循着“系统化”思路精准布局。“交通,是经济的晴雨表。我们将按照习总书记的讲话要求,探索推进体制改革,着力激发交通运输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 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陆永泉表示,改革要“善于算大账、算长远账”,勇于突破思维上的禁锢束缚。目前,交通系统正抓紧细化铁路、机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报省委、省政府决策后实施落实,努力以车头之力和飞翼之速,推动经济奔向更高质量。
聚力“新动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效能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要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效能,推动资源向优质企业和产品集中,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和聚集,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年初,南京“一号文件”发布,聚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建设,以一揽子创新之策,释放出“南京要发展、必须抓创新”的强烈信号。南京市市长蓝绍敏介绍,建设创新名城,最紧迫的是构建一个竞争力强的创新生态系统。要结合实际,在政策设计上强化创新“导向”,在创新平台上培厚创新“土壤”,在创新环境上提高创新“浓度”,当好创新政策的制定者、创新平台的搭建者、创新文化的倡导者。
见微知著,着力完善促进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成为全省共识。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江苏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需着力破解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通过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形成合力。在省科技厅厅长王秦看来,突破口在于强化政策创新,构建以政府、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为主的三方交互融合机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支撑。
“在资源配置上,政府侧重于做规划、定标准、建平台,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让市场主体自主抉择。”苏州市市长李亚平介绍,该市建立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大数据平台,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实际用地3亩以上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施综合评价。“亩产论英雄”,正是加快机制创新步伐,引导资源优化配置的生动写照。
如何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亨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崔根良建议,进一步变革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改革对于国家扶持的科技创新项目资助政策,“待成果出来,科研经费拨付一部分,比例不能大;待成果转化,形成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再拨付一部分,这个比例要大,通过制度倒逼,使创新从重过程转为重应用,改变创新主体缺少成果转化动力问题。”
省社科院副院长章寿荣建议,可通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成果转化的期权股权激励制度,建立创新激励与容错纠错机制等方式,打好创新驱动的政策“组合拳”,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着力“优供给”,提高发展含金量含绿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优质的制度供给、服务供给、要素供给和完备的市场体系,增强发展环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优化供给,需要着力构建优化营商环境的体制机制。“在优化服务上见实招,让最优服务成为常州永不褪色的金字招牌。”常州市市长丁纯表示,常州将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形成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加快推进“五个国际化”,构建高质量开放新格局;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资源配置,通过有效制度供给来激发市场活力。
为高质量发展的列车“减负”,腾出空间装载优质资源成为更高要求。“去产能是破除无效供给的重要举措。”省经信委主任谢志成介绍,对标“高质量”,我省今年将严格常态化执法和强制性标准实施,确保钢铁、煤炭、水泥等重点行业淘汰类产能应退尽退,年内再关停656家落后低端化工企业。
一手提供强供给,一手改革指标体系。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江苏召开县委书记工作讲坛。会上,省委书记娄勤俭要求各地各部门强化考核导向、政策支持、标准引领、人才支撑、环境营造。
多位地方“一把手”直言,调整现有的指标体系,要增加能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的、能贯彻新经济发展理念的、能有利于体现新经济新特点的指标。这些指标就是一个个“指挥棒”,只有提出新要求,执行者才更好落实,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更多放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
既要“含金量”又要“含绿量”,成为众望所归的普遍诉求。
“要构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机制和评价体系。”3月23日,常州市委常委、常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周斌在全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推进会上指出,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高新区样板,既需要全新的发展理念,也需要科学的措施办法,更需要有力的组织推进。要通过优化制度建设,赋权和扩编到区、镇级环保机构;完善督查考核,增加在干部评价考核中的生态权重,让“阳光美丽”成为高新区在产业集聚之外的另一张响亮名片。
勇于作为,一系列更加符合高质量发展的、符合江苏实际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正在加紧制定。
一个努力在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上走在前列的江苏,正攻坚克难,快步前行。
记者 付 奇 杭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