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主要经济指标两位数增长 动力变革让江宁开发区活力蒸腾
拥抱新时代
勇担新使命
近日举行的南京“两落地、一融合”签约仪式上,南京江宁开发区一举签下国科大南京创新研究院、江苏MEMS智能传感研究院、苏粤干细胞研究中心等6家新型研发机构。这些研发机构建设主体多元,管理接地气,在政产学研组合外又多了一个“资”,即投资机构。引进研发机构,组建控股公司,注入产业基金——在江宁开发区,高校院所、人才团队、创投机构和园区联手,成为新时代的“江宁合伙人”。
江宁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万平说,多管齐下推动深层动力转型,才能让园区永葆澎湃活力。
从院士下海、工程师创业到留学人员“凤还巢”,科研成果、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在政府的巧手“撮合”下,在江宁开发区演绎出一个个创富神话。园区拥有国家“千人”“万人”专家106人、省“双创”人才103人,数量均在全省名列前茅,落户人才与产业契合率达90%以上。园区52家上市公司中,有40多家从本土创业起步,进而上市发展,形成资本市场“江宁板块”。这其中,有11家是智能电网企业,在南瑞集团、国电南自、南瑞继保等“领头雁”的带领下,集聚关联企业200余家,屡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在国际招标中击败跨国公司。园区7.7平方公里的智电产业园,掌握全国继电保护领域90%以上的技术标准,创造千亿元产值。凭借江宁开发区智能电网企业的自主创新,中国电力自动化的国产设备装配比例达95%,达到国内所有自动化行业中的最高水平。
汽车产业是江宁开发区另一个“千亿级”产业。围绕上汽大众、长安马自达,江宁开发区链式布局研发、销售、物流和零部件生产全产业链,集聚各类配套项目110余家,去年实现产值1350亿元。汽车整车厂除争相设立地区研发总部,向智能化、轻量化、新能源方向转型,还普遍实施智能化改造。上汽大众南京分公司投资33.54亿元,引入新帕萨特混合动力车型,年产混合动力车15万辆;长安马自达汽车引入7座SUV新车型。南瑞继保产值40多亿元的车间,6条生产线操作人员仅70人,累计改进工艺七八十项,核心工装、调试都已实现自动化、数字化。埃斯顿机器人投资4.5亿元建成机器人“智能工厂”,传感器24小时监控生产中机器和人的一举一动。
推动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江宁开发区今年总共投入106.4亿元,实施技改重点项目130个,拉动工业投入增长37.2%。目前,园区集聚智能制造企业100多家,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数量占南京“半壁江山”。
江宁开发区还从低效用地开发入手,推动片区“整体动力”转型。秦淮路以南1.7平方公里区域内有加工、装饰等早期入园企业19家,开发区通过自主开发、产业嫁接、异地重建、兼并重组等手段,推动企业“二次创业”。目前该片区大部分企业签订改造扩建协议,引入众多创新、创业总部型项目,不仅效益大增,还提升城市形象。
而园区更深层次的“动力转型”,是制造业、服务业双轮驱动,产城融合一体发展。百家湖、九龙湖就像是园区熠熠闪光的“双眸”:百家湖环湖建成金鹰、21世纪太阳城等十多家商业综合体,跻身南京“第二商圈”;九龙湖建成国际企业总部园,引进台积电设计服务中心、甲骨文、阿里巴巴、特斯拉等60多家世界500强、上市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两口湖”不仅让园区更加宜居宜业,还推动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今年1-10月,江宁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1.4亿元,增长10.1%;社会消费品零售110.8亿元,增长12.4%;完成新增实际利用外资5.4亿美元,完成外贸出口451.7亿元,增长38.8%。
本报通讯员 倪冰峰 王 静
本报记者 顾巍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