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城市群涵盖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泰州、南通沿江八市,是长江经济带上发展基础最好、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它肩负着未来江苏经济“发动机”和“增长极”、长三角城市群北翼核心区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重要开放门户和标志性区域等“三重使命”。
南京作为扬子江城市群的起点城市,如何加快提升南京城市首位度、如何有效增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如何强化产业创新合作、如何更好推动绿色发展、如何全面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如何有效推进区域融合发展?昨天举行的2017南京市长国际咨询会议上,围绕市长缪瑞林提出的“六问”,15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机构负责人侃侃而谈,建言献策。
内部“南南”合作,外部向安徽“跨界”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方创琳提出了扬子江城市群的“跨界”构想。
在城市群内部,他建议推进南京与南通“南南合作”,打通江海联运的北出海口。扬子江城市群南京、南通各据一头,南通处于江海联动的关键部位,眼下长江经济带到上海入海口,船舶严重拥堵,因此人们想再打造一条长江黄金水道,目前在找北通道。有设想是在南通开凿一条人工运河,从通州湾新区出去。未来,扬子江城市群要建成一个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城市群,必须形成江海联动,建议南京和南通通过“南南合作”连成一体,这样江海联动格局才能实现。
他认为,扬子江城市群处在长三角和江淮城市交会地带,完全有可能“扩容”,建成以南京、合肥为双核的跨界城市群。南京处于扬子江城市群起点,再向西走,还有更深广的腹地,可以打造宁合都市圈,把扬子江城市群做大。
城市创新“新思路”:在老城区打造“硅巷”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杨保军说,南京很多创新指标处于高位,比如创新资源全国排名第五,大学生在校人数、科研院数量等国内领先;论文水平、专利等指标全国城市排第二、第三。但南京的软肋是创新转化能力较弱,全国排名第11位。
他建议,从外部着手,要推动创新区域的协同,融入区域创新体系,跟上海、跟整个长三角城市群建立协同机制。从内部着手,建议在老城区打造“硅巷”。美国的趋势显示,“硅谷”时代已经过去了。“硅巷”是什么?就是创新不在园区,而是在城市社区。社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如休闲设施、交往场所、风味餐厅,这些元素能够吸引创新要素集聚,碰撞。要把老城建成有魅力、宜交往的场所。
南京已走到“多中心”发展模式转折点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顾朝林说,南京有近1000万人口,这种量级的城市,用单中心发展模式是不合适的。
首尔有3个中心,东京有5个中心。南京的CBD建设还偏慢,下一个新的CBD在哪里?也许可以考虑亚洲最大火车站南京南站。拿东京新宿来说,当初它就是靠新宿火车站发展起来的,最初是高中生和大学生在那里搞创业,现在已经变成极其繁华的街区。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王永东说,从海外经验来看,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一定会出现多中心的情况。比如美国IT行业一开始集中在“硅谷”,但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多中心出现了,谷歌、脸书都把公司建在了西雅图。
建更多剧院、博物馆,用文化提升城市“国际范儿”
上海美国商会会长季瑞达认为,南京成为扬子江城市群的中心枢纽城市,国际化程度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可以借鉴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经验,它们为什么能吸引国际化人才留下来?回答是环境好,生活多元化。别小看交响乐团、美术馆、博物馆、剧院等,这些都至关重要,文化生活越丰富,城市越有国际吸引力。
他认为,扬子江城市群是一条非常好的东部地区通道,连接了南京、上海以及其他长三角城市。南京是可以重塑一个区域的转型的。政府的作用,是要识别我们的资源优势、比较优势,同时识别我们的“软肋”;要建立各个领域跨界合作伙伴关系,支撑产业界形成良性的互动。
提升城市首位度,数字革命或是切入点
下一轮经济发展中,南京引领扬子江城市群,提升首位度的切入点是什么?麦肯锡全球副董事合伙人王祎枫认为,或是数字革命。
他建议,在城市管理上面,南京应该提供更多开源数据,提高城市数字化管理水平。比如每年举办一个开源数据创新日,开放医疗、教育、交通等方面的数据,吸引全世界来进行数字创新。在产业协同上面,要打造辐射扬子江城市群开放式产业创新平台,鼓励大企业来宁提研发需求,南京进行研发。最终产生的研发成果,将推动扬子江城市群的产业升级。在城市空间的利用上面,提供更多的共享式创新载体,以及居住空间。
本报记者 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