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江苏要闻 > 正文

0

教师的心结如何解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作者:朱步楼   2017-09-06 08:06:00

  学思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在庆祝第33个教师节之际,我们呼吁全社会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特别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当前,教师队伍心理健康状况堪忧,27%的人身心健康受损或者存有心理疾患,轻者身疲心累、离职“跳槽”,重者心理抑郁、行为异常。国家社科基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心理问题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的“心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紧张焦虑。考试的压力加上管不得的无奈,导致严重的紧张焦虑心理。二是职业倦怠。据调查统计,绝大多数教师每周工作时间在54小时以上,实际工作时间超过法定工作时间25%,少数初三、高三的主课教师日平均工作时长甚至达到16小时。三是心理失衡。不少教师感到职业光环映衬下的心理优势逐渐丧失,他们反映,由于社会世俗的“成才观”和功利化的教育理念,自己的教育理想难以实现;尽管兢兢业业奉献了青春,但得不到应有的回馈,薪酬待遇不高,职业生活单调,对学生的教学和管理也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尊重。

  帮助教师解开“心结”,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既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加强教师队伍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教师职业的两端,分别连着过去和未来。过去那端,是前人留下的浩如烟海、郁如邓林般的文明成果;未来那端,则是尚未启蒙、有待教化的年轻生命。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人格与人格的辉映、灵魂与灵魂的交融,只有教师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才能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和使命。加强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疏导,帮助他们解开“心结”,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体的共同努力。

  从政府层面,要强化待遇保障。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要满腔热情地关心教师,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各级党委、政府应增强“优先发展教育、优先服务教师”的意识和责任,对教师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多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要完善教师工资保障长效机制,实现稳步增长,确保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工资水平。要通过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打破教师职业发展的“天花板”;通过深化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扭转中小学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评价教师的倾向,扭转高校教师评价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要推动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突出教师主体地位,落实教师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资源配置、人事管理等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让教师真正成为学校和教学的主人。

  从社会层面,要尊重信任支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尊师”,何谈“重教”。因为教师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理应受到尊敬。从职业和心理特点来讲,教师作为知识分子集中的群体,其劳动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创造性、复杂性,他们内心深处对尊重、信任和理解的渴盼更加强烈。我们要继承发扬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营造全社会尊师光荣、鄙师可耻的浓厚氛围。学生家长和家庭要敬畏教育规律,尊重教师职业,支持教师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尤其要破除功利化的成才观念,树立让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一生幸福”的教育理念,配合学校和教师抓好家庭教育。

  从学校层面,要营造精神家园。要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更多地关心教师的情感世界和精神品质,使教师身有所栖、心有所寄。一方面,确立发展性评价,倡导行动性研究,加强参与式管理,让广大教师充分感受到主人翁的尊严,在宽松、自由、温馨的工作环境中,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发掘,身心得到发展,价值得到实现。另一方面,尽力为教师的职业发展铺路搭桥、提供服务,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自我,搞好职业规划,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与此同时,还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校内外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各种有益身心的活动,让教师在学校这个情感依赖的“精神家园”中,铸就内在精神和健康人格。

  从个体层面,要加强自我调适,提升其心理韧性和复原能力。一是要坚定职业理想。只有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确立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理性和自觉,才能保持简约平和的心态和积极进取的状态。那些把教师职业当作谋生手段的人,则会更多体验到来自职业的负担和压力。二是要注重学习提高。只有让知识内存不断更新、升级,让职业能力不断提升、发展,在因时而进中获得“有形的翅膀”,才可以缓解由于本领恐慌产生的焦虑。三是要增强心理素质。学会用自我调适的方法来疏导心理问题,主动地将注意力焦点从对负面事件的无助、无奈转向可为、能为,关注职业的独特优势,展开团队合作,及时解开心结;也可以通过合理宣泄、欣赏音乐、适当运动等行为治疗情绪方法来缓解心理压力、卸下心理包袱。(作者为江苏省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主任,教授)

标签:

责任编辑:苗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