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关键路标”,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
声音
在苏北发展座谈会上,省委、省政府提出“1+3”功能区战略,并把宿迁作为生态经济区试点,强调要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当前,宿迁正围绕“江苏生态大公园”定位,全力推进“两聚一高”、落实“三项任务”,加快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科学谋划深刻内涵。“江苏生态大公园”是宿迁发展的新课题,更是宿迁发展的新目标,我们深入开展了大讨论、大调研、大走访、大观摩活动,进一步明确了“江苏生态大公园”的丰富内涵。我们建设的“江苏生态大公园”,是一个河湖清秀的生态公园。蓝天白云成为常态,空气清新四季永存,气候温润舒适宜人,是一个可以做“深呼吸”的好地方;平原林海苍翠青郁,民生园林缤纷多彩,广袤大地绿树成荫,是一个绿意盎然的大氧吧;两湖清水碧波荡漾,河道清澈纵横通达,众多湿地水绿交融,是一个烟波浩渺的水世界。是一个田园风情的特色公园。城乡发展更加协调,现代城市和田园生活和谐相融;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全面迈入“大湖时代”“高铁时代”“包容性增长时代”;乡村特色更加鲜明,村庄布局错落有致,田园景观充分彰显,乡情、乡韵、乡愁愈发浓郁。是一个创新发展的活力公园。“生态+特色”成为新名片新标识,“生态+”“互联网+”“旅游+”产业日益壮大,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新要素加速集聚,经济发展动力更强、活力更足。是一个包容共济的开放公园。多元文化相互共融,兼容并蓄、明礼诚信、宽厚待人为人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心向大海、海纳百川的人文环境更显独特魅力;契约精神广泛弘扬,市场秩序公平公正,政务服务优质高效,法治化、便利化的商事环境更合国际惯例;对内对外开放进程加快,国际交流合作领域拓宽,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互信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环境更具竞争优势。是一个民生富足的幸福公园。就业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人人都能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大众创业如火如荼,人人都能获得创业致富的机会;城乡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人人都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人人都能展现崇尚文明的风貌。
全面落实“三项任务”。省委书记李强在今年省“两会”期间参加宿迁代表团审议时,对我们提出了发展生态经济走新路、聚焦富民补短板、改革创新增优势的“三项任务”,这为宿迁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明确了路径方法。坚持发展生态经济走新路。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下,现在发展的阶段、条件和环境与过去相比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区域的发展既不能沿袭传统老路,实际上传统老路也已经走不通了,更不能照搬照抄发达地区的经验做法。这就需要我们坚持发展这个根本、守护生态这个底色、抓住产业这个关键,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全力推进生态示范区建设,打通把绿色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坚持聚焦富民补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强调,当前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对宿迁而言,居民收入不高、公共服务不优、脱贫难度较大依然是最突出的民生短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聚焦富民、补齐短板上求突破,全力做好底线民生、基本民生、质量民生等工作,让广大群众在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改革创新增优势。推动绿色发展是发展模式的系统创新,面临很多新课题新挑战,决不能用老观念来理解、用老套路来谋划、用老方法来推进,必须把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作为头号改革工程,抓住影响生态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以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办法,破除束缚制约,解决突出问题,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坚定不移深化“三转”。面对经济新常态的新挑战、发展生态经济的新任务,必须突出理念转变,就是坚定不移用新理念引领发展。把握“江苏生态大公园”这个新定位,需要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高度思考工作,用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谋划工作。必须突出思路转型,就是坚定不移打造“生态+特色”。宿迁建市比较迟,经济基础弱、底子薄,过去一个时期的发展,更多还是注重经济总量、城市开发、增长速度的“追赶型”发展。在新阶段新定位新起点上,必须转向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城乡协调、特色打造的“内涵型”发展。当前,就是要抓住“生态+特色”这个不走老路、探索新路的“关键路标”,下决心打造一批标识性的特色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构建“4+4”产业发展格局,以八个先进特色产业园为重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绿色建材、智能家电、激光装备等绿色高端产业;打造特色城镇,重构“1+3+3”城镇发展格局,推动中心城市内涵发展,推动沭阳、泗阳、泗洪三个县城精明发展,推动田园综合体、城市功能、生态涵养“三大类”乡镇特色发展;培育特色生态,构建“两核”“五带”“五大生态走廊”“五大湿地系统”的生态空间格局,重点建设生态湿地100万亩、生态经济林100万亩、生态河道100条、风情旅游景点100个、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项目100项。必须突出动力转换,就是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面对新时期新任务,必须加快推动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到创新驱动、改革驱动、开放驱动、法治驱动,在动力转换中谋求新发展新突破。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发挥创新对推动生态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大力实施改革驱动,扎实推进体制机制、“放管服”、“三权分置”等改革举措,为发展生态经济扫清障碍、增添动力。大力实施开放驱动,持续深化“四海”行动,不断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大力实施法治驱动,推进平安宿迁、法治宿迁、诚信宿迁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向法治化迈进,真正让法治与改革、创新、开放一起,成为宿迁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主动作为强化保障。走发展新路是一项开创性事业,需要各级干部以过硬的能力、科学的方法、优良的作风,为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提供有力保障。加强学习是基础。必须争做学习型干部,倡导研究型工作,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特别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尤其是“两山理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等重要论述,在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中找方法、找“钥匙”、找“答案”,真正把绿色发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凝聚共识是前提。必须统一思想,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通过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群众勤劳之手同向发力,汇聚起加快生态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提升能力是关键。必须提升服务发展能力,提升攻坚克难能力,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在进基层、摸民情、解民困中赢得群众对生态经济发展的支持。科学方法是保障。必须善抓重点关键,以重点突破之功取全局发展之效;善抓试点示范,集成政策、集聚资源、集中力量,把试点做成示范,积累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善抓统筹协调,发挥各个层面的积极性,全力推动“江苏生态大公园”建设不断取得新实效。
(作者为宿迁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