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江苏要闻 > 正文

0

“非典型警队”,于无声处听惊雷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作者:刘琼 邵丹 仲曦 宁公   2017-07-10 07:01:00

  走进南京市公安局警务效能监察支队 ——

  “非典型警队”,于无声处听惊雷

 
南京市公安局民意110回访员在回访。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邵 丹摄
 
南京市公安局民意110回访员在回访。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邵 丹摄

  砥砺奋进的五年 驻点记者“警营一日”

  没有打击罪恶的雷霆行动,没有缜密侦查的先进仪器,与警方传统部门相比,南京市公安局警务效能监察支队堪称“非典型”。然而,这支成立不过两年的非典型警队,却在回访员的柔声慢语中锻造出警务改革的典型。

  “您好!我是南京市公安局民意110回访员……”

  6月8日下午,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走进南京市公安局“民意110”大厅时,立即被此起彼伏的电话交流声与不绝于耳的键盘敲击声包围,仿佛走进了大企业集团的客服中心。

  从“不满意”到“满意”

  不久前,芮先生所住小区因电缆线被盗而停电。报警后,鼓楼分局挹江门派出所民警到现场勘查、登记,承诺迅速处理。然而,专门请假配合处理的芮先生等了一天也没等来工作人员,他非常气愤,在收到评议短信时,回复“不满意”!

  “民意110”的回访员联系芮先生,形成“电子工单”发送给挹江门派出所。派出所民警立即联系了芮先生。原来,派出所接警后立即向分局刑警大队通报,刑警大队发现电缆线被盗区域属于军事管理区,失窃事件应由部队保卫部门处理。当事民警在诚恳征得芮先生谅解的同时,迅速协调部队保卫部门前往现场。“民意110”第二次回访,芮先生回复“满意”还对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芮先生从“不满意”到“满意”,得益于南京市公安局的警务改革。2015年7月正式运行的“民意110”平台,把接处警、户籍、身份证、出入境、车驾管等与群众日常生活关系紧密的公安业务纳入回访范围。“民意110”平台全覆盖发送征求意见建议的短信,对回复“不满意”的群众,同步进行人工电话回访,全程录音,并形成“电子工单”,逐级推送至相关责任单位,限5日内办结反馈,进行二次回访,向群众核实整改情况。

  坚持从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改起。“南京公安民意110”上线运行以来,截至今年4月,已发送访评短信1015万条,电话回访群众28万人次,征集群众不满意事项14.15万件,整改群众不满意事项14.13万件,整改率达99.86%。

  警务效能监察支队支队长戴勇说:“通过抓好群众每一个小诉求来整改,防止形成‘民意堰塞’,最终让人民群众体会到警务改革带来的‘红利’。”

  从“不理解”到“理解”

  当每一个报警人、每一个服务对象都成为监督者,一些民警表示不理解:自己明明按规执法还被投诉“不满意”,心里憋屈。

  警务效能监察支队以细致的信息收集,帮助民警分析工作是否确实到位。比如,“民意110”回访时,就投诉者的“不满意”,列了多种类别:民警工作方式不对,态度不好,执法不规范……对于群众反映问题较集中的个人或单位,警务效能监察支队会同职能部门约谈责任人,通过执法记录仪帮助分析原因、研究改进措施。

  警务效能监察支队副支队长唐军说,“民意110”主动致电请群众监督,倒逼警务人员或部门自省自纠,事实上改进了作风,提升了效能。  2016年,栖霞分局办证中心民警杨琴业务受理量达7772户,群众零投诉,获得全市公安机关“窗口服务标兵”称号。对于“民意110”,从事窗口服务20年的杨琴起初也有不理解。“摄像头像一双眼睛时刻盯着我们;业务回访短信像一条鞭子不时抽着我们。刚开始大家都不适应,甚至想把摄像头拔掉。”杨琴说,“如今看是好事,它倒逼我们不断改进工作,优化服务,最终获得群众认可。”

  如今,基层民警在行动中蜕变。交警一大队环湖中队中队长李昕说,只要把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真心为民服务,就会获得群众“点赞”。

  玄武区赞成湖畔居小区居民反映,小区门口及科利华小学门口的消防通道经常被违停的车辆占用。李昕立即赶赴现场,对违停车辆拍照记录、移车、清拖。但李昕的工作并没有至此停下。他走访后了解到,该道路属于支路街巷,还有部分在小区建筑红线之内。李昕积极协调小区物业和所处的锁金村街道,协力完成了道路出新改造,加设隔离护栏,消除了安全隐患。小区居民在“民意110”电话回访时,给予李昕高度赞扬。

  从“不习惯”到“习惯”

  请群众做“裁判员”,让民警做“运动员”,“民意110”开创了警务改革的新局面,但也带来了警务效能监察支队自身的烦恼。

  “我们明明是帮助群众解决投诉问题的,但很多人将不满全部向我发泄,说脏话、难听话的不在少数。”1992年出生的回访员陈磊刚工作时,忍受群众的怨气,曾一边哭着一边接听电话。

  “当时我就在旁边,我这爆脾气,真想替她直接挂了电话。”1991年出生的回访员杨雨菁这样接过话头,“不过,这种情绪如今不会再有了。”

  杨雨菁的改变源于自己的一次被回访经历。手机丢了,报警后民警没有积极查看监控,在短信评价时,杨雨菁回复了“不满意”。次日,在同事打来的回访电话里,杨雨菁一股脑地发牢骚、讲不满,说着说着,她突然明白了:其实作为电话回访员不仅仅是监督民警的工作作风,更重要的是倾听老百姓的诉求,让老百姓有一个可以反映问题、说出不满的途径。自此,杨雨菁不管遇到多难缠的人,都会耐心倾听,并尽所能提供帮助。

  回访员上机期间,不能看手机、不能接快递,每个月都要接受专业培训,还要考试……这些一开始的“不习惯”如今已经成了习惯、成为自觉。执法服务效能监察大队大队长宋雅言介绍说,每个月都会邀请一线办案、刑侦、治安等系统的专家来给电话回访员授课,根据录音实例进行点评,培训考试成绩与绩效挂钩。这都是为了促使他们快速成熟、更加专业,从而更好地服务群众。

  从“平凡”到“不平凡”

  “您好,请问您对这次民警执法行为哪里不满意呢……”这样的话语,回访人员已经重复近30万次!

  有人说,无论怎样的激情,都会在重复中平淡,更何况本来就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工作。然而,警务效能监察支队却证明,认认真真做好每一项平凡的工作,就能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今年1月,南京公安“民意110”作为机制创新类项目在全国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上荣获银奖;今年2月,南京市公安局警务效能监察支队牵头负责的全局作风建设工作,在全市综合评议中位列第一。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琼 邵丹 仲曦 宁公

 
相关视频 请扫二维码

标签:

责任编辑:苗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