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大所江苏行汇聚全球创新要素 引领全省转型升级
膜材料应用示范
有记忆功能的机器人
太阳能电池板
新能源跑车
“我省的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未来五年,能不能冲出转型的关口,能不能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先机、赢得优势,根本上取决于发展动力转换的速度,取决于创新这个驱动发展的新引擎能不能成为主动力。” 秉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的这一精神,中国江苏大院大所合作对接会应运而生,“江苏行”活动是其中一场“重头戏”。
连日来,一支支由诺奖得主、院士专家率领的院所团队走进全省各地,深入企业园区;对话区域发展,共建发展同盟。51场活动让1000多家企业与“最强大脑”面对面,让“创新链”和“产业链”链链相连,必将强劲引领江苏发展转型升级。
发展一线,迎来高端“智囊团”
诺贝尔奖获得者康斯坦丁诺沃肖诺夫来了,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雷伊鲍曼来了,中国石墨烯产业奠基人冯冠平来了……7月6日,大院大所江苏行走进常州,全球石墨烯领域领袖精英群贤毕至。“常州集聚了石墨烯相关企业超过100家,先后创造了石墨烯十项全球第一,赢得了‘中国石墨烯看江苏,江苏石墨烯看常州’的美誉。”常州市委书记费高云说。借助大会机遇,全球最高端的“智囊团”现场把脉、对话指导,将极大推动石墨烯产业向中高端应用、大规模量产迈进,共创美好“碳时代”。
刚刚成立两周年的南京国家级江北新区吸引了众多科研院所的目光。7月6日上午,出席中国江苏大院大所合作对接会的部分嘉宾受邀赴江北新区参观考察。剑桥大学、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座谈会上,海内外的嘉宾们不但为新区发展建言献策,生物医药、大数据等领域的专家还主动提出在新区寻求合作伙伴的意向。
乌克兰海工装备团走进镇江高新区,南京理工大学专家带着无线传感技术应用来到无锡锡山区,清华大学汽研院团队带着新能源技术走进苏州姑苏区,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的院士团队来到扬州高邮……结合各地产业特点,“大院大所江苏行”推动了“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无缝对接。
“一下子请来这么多世界级的权威专家,带来全球最前沿的科技,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宿迁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感叹,一场“宿迁行”,迎来了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纳米工业领域奠基人特卡切夫阿列克谢格里果利耶维奇的团队,现场签约10项合作,在全市掀起产学研活动热潮。
地方院所,结成广泛“朋友圈”
5日下午,江宁开发区迎来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专家团;6日上午,以智能电网为主题的专题推介活动召开,连续两场活动,江宁开发区一举将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诺贝尔奖得主乔治斯穆特等9位世界顶级的专家,纳入助力未来发展的“朋友圈”。
中国(南京)软件谷科技人才局长荣飞说,这次大会最大的收获,对软件谷而言是与世界最前沿软件信息技术对标,对企业而言是找到了急需的技术,对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来说,则是交到了很多专家朋友,是最宝贵的发展要素资源。
“江苏行”不是走马观花。中国海洋大学专家团队走进连云港,围绕水产养殖、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海洋药物研发3条产业链,每条链上都开展了具体的项目合作。在无锡惠山区召开的机器人技术战略产业联盟对接会上,华中科技大学与惠山区搭建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平台,通过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联合研发中心这一平台,整合该区机器人应用技术产业上下游资源,集聚发展合力。在常熟市举办的国际汽车工作组技术交流会上,40名汽车零部件企业家听完讲座频频发问,10位专家有问必答,企业家和专家结成了发展共同体……
“江苏兼具产业优势、科教优势、区位优势、开放优势,我很乐意在这里寻找理想的合作伙伴,一起把技术变成产品,跟江苏合作很有信心。”西门子美国研究院院长Kurt Bettenhausen说。
共创未来,组建得力“同盟军”
7月5日的一场“南京麒麟科技城创新发展恳谈会”,让麒麟科技城变成周边园区羡慕的对象。会上,不但有近40家中科院下属院所、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等“最强大脑”为园区建设发展建言献策,南京市政府还与中科院达成共建计划,今年年底,中科院南京分院及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科院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将整体搬迁至麒麟科技创新园。
对南京麒麟科技城而言,以共建为新起点,将重点聚焦中科院系统科技研发资源,推进一批大科学装置和科研创新平台集聚发展。省政协副主席、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长周健民则表示,“我国新一轮科技布局正在展开,地方政府能够与研究所联手,集聚建设一批高端科技平台,与其他城市错位发展,必然会带来双赢的结果。”
大院大所丹阳行洽谈会上,丹阳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金夕龙向与会专家抛出“橄榄枝”,新出炉的“丹阳行动计划”谋划在今后几年新材料产业攀高千亿级。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华明热切回应:深化产学研,组建“同盟军”,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科技国防及工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纵观“江苏行”数十场活动,大院大所已经跳出传统的单向“技术输出”思维,而是积极寻求优势互补,合作双赢,与市县园区和地方政府组建协同发展的“同盟军”。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工程学院院长Yossi Rosenwaks表示,江苏与以色列“门当户对”,前者科研环境优渥、政府支持力度大、市场广阔,后者被公认为全球最有活力的创新国家,结成发展同盟,可以形成新的竞争合力。此行除了与江苏院所、企业对接,还希望为该校招揽中国科技人才,交流互动促进双方科研进步。本报记者 王世停 本组图片: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余 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