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一号文件解读:今年种粮种啥 瞄准绿色优质
中国江苏网2月18日讯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的主题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在农业生产领域,粮食是大宗农产品,关系到国计民生。那么,对于种粮农民来说,今年该如何调整结构呢?记者采访了省粮食局有关负责人。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再次强调确保粮食供需平衡、口粮自给。我省粮食供需情况如何?
这位负责人说,我省粮食供需的基本特征是产需总量平衡有余。2016年全省粮食总产346.6亿公斤,消费325亿公斤左右,盈余20多亿公斤。但品种结构矛盾突出,小麦、稻谷口粮品种产需有余,可调到外省;大豆、玉米等工业、饲料用粮产不足需,小杂粮也存在缺口,需要通过省外采购和进口解决。
一号文件主要关注农业结构调整,种粮农民该如何优化粮食种植结构?
这位负责人说,这些年以来,我省农业科技人员选育出多种优质稻米品种,有的还拿到国际大奖,不过,仍有不少农民不了解这些品种,所种植品种食味较差。今年我省将实施“江苏好粮油行动计划”,以日益增长的多元、优质、安全消费需求为导向,把增加绿色优质粮食供给放在突出位置。以市场化引导企业向前延伸,建设绿色、优质粮源基地,向后延伸发展精深加工,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优质粮油全产业链。“优质才能优价、才能实现增收。”简而言之,今年的粮食生产要增加安全、优质、绿色、健康的中高端粮油供给,这是省委一号文件传递出的重要信号。
前年和去年的一号文件都提到确保粮食安全,今年没有着重提出,注重的是结构调整,这是不是意味着粮食种植面积可以减少了呢?
这位负责人说,尽管没提“粮食安全”,但仍然强调了“稳粮”“强化粮食产能建设”。结构调整是要把提高粮食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由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关键是要顺应市场需求,扩大适销对路的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生产结构更加合理,增加优质粮食供给。目前粮食需求仍处于上升通道,从长远看粮食供需仍是紧平衡态势,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还有待增强。因此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坚决守住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的底线,防止粮食生产大起大落。
一号文件提出,打造一批优质稻米产业化基地和粮食产业园区。我省目前现状如何?下一步有何打算?
这位负责人说,近几年我省逐步探索构建粮食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经营模式,开展规模种植,发展粮源基地。目前苏垦米业拥有江苏农垦百万亩优质基地。今后,我省将以“十三五”粮食行业发展规划为指导,积极发挥粮食流通对生产的引导作用,加强建设粮源基地建设,增加优质粮油供给。
目前,全省在沿长江、沿东陇海线、沿运河、沿海集中布局,建成物流园区23家,促进了粮食收购、加工、配送、仓储、物流、质检、贸易、电子商务等有机衔接,推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十三五”期间,将重点支持沿江、沿海、沿运河、沿东陇海线32个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鼓励各地以粮食仓储设施建设为契机,将收储设施和物流资源整合到园区,通过主动向粮食生产、加工、销售延伸和多领域转化,引导集团化运作、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建设综合化经营的粮食产业(物流)园区。
近年来,粮食库存量创下历史记录,一号文件提出支持主产区做好政策性粮食库存消化工作,请问库存消化的难点在哪里?今年我省将如何做好这项工作?
这位负责人说,的确,目前全省粮食库存高企,国家最低价粮食库存比重较大,“去库存”任务艰巨。在全国粮食阶段性供过于求的形势下,粮食市场价格总体低迷,最低价粮食销售底价高于市场价格,尤其稻谷价差较大,消化困难,难以出库。今年我省将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去库存”要求,通过加大竞价销售力度、加快地方储备轮换、加强产销合作等措施,促进粮食销售出库,保障有仓收购。
一号文件提出继续执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今年的最低收购价会有变化吗?
这位负责人说,为保护农民利益,防止“谷贱伤农”,2017年国家继续在小麦和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17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8元,保持2016年水平不变。稻谷最低收购价尚未公布。
一号文件提出鼓励产销区之间建立产销合作,目前这项工作开展得如何?今年将有什么新举措?
这位负责人说,近几年来,我省稳步推进省内外粮食产销合作,合作方式不断创新,合作范围不断拓宽,合作层次不断提高,南京与淮安、苏州与宿迁等地还探索建立利益补偿机制,有力地促进了我省粮食供需平衡。2016年举办苏宿、徐锡扬等省内产销合作洽谈会,与福建、黑龙江、吉林、浙江等省共同举办产销合作洽谈会,拓宽江苏粮食购销,全省省内外共签订购销合同(协议)39.5亿公斤。
今年我省将进一步加强省内外粮食产销合作,健全产销合作长效机制。充分利用江苏名特优农产品上海交易会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粮食产销合作会等活动,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多种形式的产销活动,引导和推动江苏粮食走出去。 本报记者 邹建丰 朱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