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剧和扬州评话,都是扬州地区流传已久的地方文化,在一个节目中同时欣赏到扬剧和扬州评话,这在以前可是从未出现。如今,扬州曲艺研究所的青年评话演员张红蕾,就凭着扬剧和扬州评话的“混搭”,以一部《一个不能少》摘得第五届江苏省“文华奖”优秀节目奖。
扬州评话《一个不能少》,源于真实发生在槐泗镇上的故事。今年台风“烟花”过境扬州,村里的网格员劝说一位孤寡老人离开危房转移到镇上敬老院,老人不肯离开。网格员通过自己多年基层工作经验,了解到老人喜欢扬剧,就用扬剧演唱的方式与老人交流,最终成功劝说老人离开了危房。
这段表演最大的特色,就是网格员和老人之间的扬剧对唱。张红蕾介绍,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次表演曲艺的间隙,她演唱了一段扬剧《鸿雁传书》,恰好被扬州曲艺研究所副所长马伟听到了。而在创作《一个不能少》的过程中,马伟作为作者,就巧妙地将扬剧融入扬州评话之中。在表演的故事情节中,网格员和老人一边喝酒,一边用扬剧对唱,使用的唱腔就是戏迷们耳熟能详的《王樵楼磨豆腐》。这种将两种传统艺术融为一体的表演方式,让观众们耳目一新。
张红蕾是著名扬州评话表演艺术家任德坤的弟子,之前说的都是传统书目。这次是她第一次接触现代书,人物和语言都和以前大不相同。所以,在排练时,她就不断向任德坤、沈志凤、马伟、康康等曲艺名家请教,不断打磨作品。
“我是一名女演员,而评话中的两位人物,一位是大学生网格员,一位是性格孤僻的孤寡老人,通过自己的表演在书台上把两个人的形象塑造出来,还是挺有难度的。我是不断从生活中学习,观察年轻男性和老年男性的言行举止,最终去表演这两位人物。”张红蕾说,“最终能够摘得江苏省‘文华奖’优秀节目奖,对于我而言,是一次极大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