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案致贫、返贫不仅会导致当事人负债累累,生活陷入困境,还徒增了不少“不稳定”因素。江苏省常熟市人民检察院在办案实践中,立足司法救助推动精准扶贫,建立了快速办理、多方协作、精准扶贫机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了检察力量。
司法救助案件办理
主动救助及时解难纾困
“检察官,现在工作一切顺利,欠的钱也在一点点还,爷爷奶奶在老家也能安享晚年,生活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当司法救助案件承办人卢广利再次见到小孙时,小孙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好了许多。
今年初,小孙在工厂内因琐事与同事周某发生口角,恼羞成怒的周某竟然拿刀将小孙捅伤,后经鉴定构成轻伤二级。因为受伤,小孙也失去了工作。
周某受到了刑事处罚,但却无力赔偿小孙的损失。而小孙家在农村,父母早年离异,从小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作为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小孙受伤后还导致一家生活断了经济来源。
卢广利介绍,审查起诉期间,检察院及时为小孙申请了司法救助金,并对他进行定期回访。但小孙文化程度不高,又没有一技之长,很难找到工作。
卢广利觉得,虽然司法救助金已经发放,但如果不能解决小孙后顾之忧,救助就没有“案结事了”。卢广利与同事为此专门找到劳动部门,经过几番协调,最终帮小孙在一家电子厂找到工作,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
“单纯依靠国家司法救助金,虽可暂时缓解被救助人家庭的燃眉之急,但在救助的长效性方面尚有不足,也就谈不上真正脱贫。”常熟市检察院副检察长胡烨介绍,通过建立司法救助档案和司法救助回访机制对被救助对象进行定期回访,可以避免救助金“一发了之”。
司法+社会化救助做法实
今年5月,一辆行驶中的轿车突然失控偏离车道,朝着武某某驾驶的电动车撞去,造成武某某及妻子双双身亡,一对双胞胎儿子也不同程度受伤。突如其来的变故给这个家庭带来巨大的悲痛和负担,年仅4岁的两个孩子不幸沦为孤儿。
承办检察官了解到,肇事者未进行任何赔偿,两个孩子的治疗费却已经花了近7万元,后期还需进行第二次手术治疗,而双胞胎的爷爷、奶奶都已年过花甲,靠着打零工赚些微薄的收入,一家人的生活本就捉襟见肘,遭此巨变更是雪上加霜。
检察官随即将线索移送控申部门。经过对该案情况的综合深入了解,控申部门认为两个孩子既是未成年人,又属于生活困难的贫困户,属于国家司法救助的重点对象,随之司法救助工作便开始紧锣密鼓地推进。
常熟检察院联合各部门开展的多元救助,也随即启动。先是发放两万元救助金,又协调镇司法所指派律师,免费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由医院指派专业心理咨询师,免费提供心理援助;镇政府将双胞胎纳入困境儿童最低生活保障,双胞胎可以按月收到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补贴;当地企业也纷纷表示愿意长期帮助。双胞胎未来的生活、学习都有了保障。
常熟市检察院在对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工作中,突出对未成年人救助精准性、质效性和长效性,加强与教育、民政、扶贫等部门的联系,构建检察机关牵头、协调多元救助主体、综合采取多种救助措施的“1+N”救助格局。
“未成年人承载着家庭的梦想,是祖国的未来,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常熟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方宇说。
救助信息化让群众少跑腿
“检察官,申请的司法救助金已经打到卡上了,谢谢你们!”常熟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检察官王伟江在办公室接到了远在山西的国家司法救助申请人姚某的电话。
姚某、常某是该院办理的一起交通肇事案被害人。2019年12月16日晚,常某骑电瓶车载着同事姚某在下班回宿舍途中,与周某驾驶的货车发生碰撞,常某因抢救无效死亡,姚某重伤二级。
姚某、常某两人是老乡,两人父母身居山西农村,收入十分微薄,依靠两人赚钱养家。案发后,两个家庭一下子失去了经济支柱,生活陷入困难。而姚某更是先后花掉16万余元医疗费,后续的治疗还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案发后,嫌疑人周某却没有进行任何经济赔偿。
承办检察官在该院的国家司法救助智慧平台后台系统收到姚某、常某父亲的司法救助申请后,第一时间对其提交的材料依法进行审核,并电话联系两人所在村委会了解核实家庭情况。经过严格审核,两位申请人通过提交的银行卡账户,9天后就收到了司法救助金。
常熟市检察院检察长夏军介绍,智慧平台最大限度降低了人员流动和聚集带来的隐患,实现了司法救助工作不停、不等、不靠,及时传递司法温暖。
据了解,通过运用该系统平台已经办理的司法救助案件,为申请人节省了约五万公里路程,节约交通费数万元,充分释放司法救助温度,彰显检察机关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作为和担当,该系统也被评选为江苏省法治惠民实事优秀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