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最新出版的《南京城墙档案》第二册,揭开一份城墙“病历”
2021-02-02 09:45:00  来源:现代快报  作者:刘静妍  
1
听新闻

屹立650年的南京城墙,如今已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你知道吗?民国时期,它受到过许多创伤,也经历了多次修缮。当时,怎么给南京城墙“做手术”?《南京城墙档案》正在出版中,此前现代快报已报道第一册“城墙的保护与管理”,第二、三册聚焦“城墙的修缮与堵塞”,目前第二册已经出版。由南京市档案馆系统整理档案,汇成一份首次公开的城墙“病历”。

为什么修城墙?军事防御最紧迫

民国时,为什么修城墙?南京市档案馆资源开发处副处长、《南京城墙档案》主编吕永明介绍,当时,整修城墙的直接动因、最紧迫的目的,就是军事防御。1932年3月9日,市政府给工务局的一份训令,说得特别清楚:“查本京已宣告戒严,京城防务尤极关重要,所有全城周围城墙概不得拆毁,对于损坏之处,希迅速饬工修理,以重防备。”吕永明介绍,这里有一个背景是,1932年,日军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国民政府感受到南京防卫的压力,加速赶修城墙。

调查显示,战前南京城墙损坏已经比较多了。上述这份训令中提到,“本市城垣外廓,损坏者计有十八处之多。”除了雉堞残缺、面临玄武湖,在防务上关系比较轻,可以从缓修理,其余还有14处,其损坏部分大小不一。

当时,由于市工务局所属工队正担任养路工作,防御工程又紧急抽调工队将近半数,为了不耽误工程进度,因此另外拨款雇工兴修城垣。经过估算,修缮共需花费“洋五千七百三十七元五角”。

第一次集中大修,抗战全面爆发前仍未完工

“这次整理汇编的档案,从1929年到1949年,城墙历次大大小小的修缮,基本都有记载,较为完整。”吕永明介绍,从档案里看,整修城墙、城门,从1929年开始。第一次对城墙的“大修”,是从1934年开始的。

“特急”“交工务局速办”1934年8月17日,行政院致南京市政府的一条密令中提到:“关于南京城防建议案六项,其第一项系修理城墙。”这是一份手写的公文,字迹工整清晰,文件抬头“行政院密令”是朱红色的大字,非常醒目。

1934年,全市第一次大规模的集中修缮城墙,将修筑工程与城防工事相结合,经费由市政府自行筹措部分,国民政府军政部给予补助,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仍未完工。

“手术”怎么做?老城砖和新烧城砖都有

民国时对城墙的“手术”,是怎么做的?用到的城砖是从哪来的?档案有详细记录。吕永明介绍,修缮工程多采用现场塌下城砖或挪用其他地段城砖,也有烧制新砖。墙体灌以石灰砂浆,少量使用水泥混凝土。

修补工程因经费、技术和材料的限制,质量参差不齐,加之自然侵蚀、战争和人为因素,到南京解放前,南京城墙除了作为交通要道的城门之外,许多地段坍塌破败,杂草丛生,城砖散落,存在诸多隐患和险情。

对于城墙修缮的过程,档案记录很清楚。从中可以了解到当时修缮的基本情况。比如,怎么招标、谁中标、怎么制订合同,以及工程具体怎么实施,包括维修细则、经费筹措等。“档案可以提供丰富的第一手史料,这就是它的价值所在。”吕永明说。

标签:
责编:陈康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