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无锡全国率先推行“河长制”治水管理模式 引领生态文明新实践
2019-11-24 07:1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让每条河流都有‘河长’。”2007年以来,无锡市滨湖区在全国率先推行“河长制”治水管理模式,数百条哺育太湖儿女的江河有了专属守护者。

  进入新时代,“河长制”继续引领滨湖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实践。滨湖区委书记许峰说:“滨湖因水而兴,也曾因水而困。以水为镜,走好全面治水、科学治水的新长征,就一定能实现我们对绿水青山的美好渴望。”

  四级河长来巡河

  距离太湖不到30米的顾家渎畔,一个身影格外忙碌——无锡市滨湖区马山街道西村社区党支部书记钮建春,正沿着河道仔细巡查。身为顾家渎的社区河长,每天一次巡河是他雷打不动的任务。

  顾家渎,数年前还是一条“臭河”。一公里长的河道垃圾遍布,淤塞严重,其中还有一段约600米的臭水沟。2014年,钮建春担任河长,带领村民疏通河道、绿化河岸,逐渐让混浊的顾家渎清澈起来,变成全市乃至全国闻名的“明星河”。钮建春“一条河争取6个项目”“钉子河长劝导移栽果树”等治水故事也频频登上中央媒体。

  像顾家渎一样,滨湖全区250条河道、2个湖泊、7个塘库都有河长日夜巡护。滨水临湖的滨湖区,坐拥207.18平方公里浩淼太湖,全省15条太湖主要入湖河道中有2条在滨湖区境内,是治理太湖保护水源的最前沿阵地。2007年以来,滨湖在全国率先推行“河长制”,全区河湖塘库全面建成由区、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纲河长的治理体系。

  滨湖区河长办陈宇方介绍,该区已设立两个总河长、15个区级河长、44个部门河长、86个镇级河长和89个社区河长,抽调住建、环保、水利、交通、城管等部门精干力量组成河长办、治水办合署办公,形成“全盘有协调,面上有人管,线上有人抓,点上有人干”的河长制治水工作体系。

  水清岸绿景重现

  虽已初冬,无锡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里依然绿意盎然、鸟语花香。北起蠡湖、南接太湖的长广溪长约10多公里。过去,河道两岸钢厂林立,污染严重。无锡市、滨湖区以河长领衔对长广溪开展系统治理,通过河道清淤、驳岸整修、水生植物培植、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恢复湿地生态系统。长广溪两岸的钢厂逐步关停,取而代之的是影视制作、集成电路、互联网等高科技企业。今年,长广溪被评为江苏省十大生态样板河道之一、“最美水地标”,年接待游客超过25万人次。

  在一场场河湖治理战役中,河长们发挥关键作用。为了保证控流截污工程顺利实施,泰康浜河长张晓敏,一家家上门动员,终于把接入河道的所有污水管网统一接入城市污水管网;小渲河河长顾永法,引进最新科技在河道种下“水下森林”,增强水体自净能力,把劣五类的“臭水浜”变成三类水的“清水渠”。

  “河道治理,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滨湖区副区长徐新宇告诉记者,滨湖区确立以新兴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支撑、旅游业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生命健康、IC设计、车联网、信息技术、影视文化、金融创投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喷薄而出。

  2016—2018年,滨湖区共投入9.59亿元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河湖水质持续向好。去年,该区6个国省考断面达标率100%,河道水质优Ⅲ类比例位居无锡全市第一;10条黑臭河道主体工程全部完成,河道黑臭现象基本消除;为实现太湖连续12年安全度夏作出突出贡献。

  全民护河水长清

  经过两年系统整治,曾经屡遭投诉的“挂牌”黑臭河道秦巷浜重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引来居民纷纷点赞。

  秦巷浜的华丽变身,凝结着政产学研各方力量的智慧。除了各级河长护卫外,秦巷浜在方案设计、工程建设、维护管理等方面引入市场化专业公司,并与高校院所密切合作,打造全民融合治水新样板。

  “滨湖区以河长制为核心的治水模式,从政府主导走向全民参与、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治理,开启新时代生态文明新实践。”滨湖区水利局局长韩洪法介绍,升级版河长制鼓励政产学研社全民参与,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只有群策群力、齐抓共管,才能捏指成拳、精准发力,让河长治水长清。

  11月12日,滨湖区首届河长制暨治水高峰论坛举行,由40余位国内外专家和28家治水企业组成的滨湖区水环境综合整治“专家库”“企业库”宣告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全兴表示,“治水双库”开创政产学研融合治水的新机制,将为河长制及治水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马 薇

标签:
责编:缪钦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