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南京市建邺区:现代化城市中心构建养老新乐园
2019-05-09 07:2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南京市建邺区正在打造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区民政局紧扣中心工作,聚焦特殊群体,坚守“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理念,统筹全区养老事业发展,构建社区、居家和机构养老优势互补,医养型、护养型、乐养型服务机构均衡分布的养老服务体系,培育“政府放心,民政暖心、社会爱心、护理贴心、儿女孝心、老人舒心”的一刻钟养老生态圈,持续打造“建邺养老,来了都说好”的区域养老品牌。

  养老不离家——

  “十四助”服务更舒心

  乐声绕梁、笑声朗朗,南京市建邺区清荷北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里,音乐照顾会如期进行。在两位专业老师带领下,伴随着一首又一首经典乐曲,老人们闭上双眼细细回味,沉浸在音乐带来的神奇魅力中,欢乐的氛围感染着每一个人,老人的脸上也绽放出孩子般的笑容。

  音乐照顾是建邺区引入的新型社区居家养老照顾方式,正逐渐普及至各个养老机构。来自清荷北园的惠奶奶对这样的特殊照顾赞不绝口。惠奶奶说,她每次听完音乐会明显感觉心情舒畅许多:“这样的方式老年人自己都想不到,感谢政府想得这么周到,这是所有建邺老人的福气!”

  建邺区下辖6个街道,51个社区,全区60周岁以上老人5.93万人,约占全区人口的17%。助餐、助医、娱乐……随着养老需求的越来越多元,老人对养老服务供给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家住莲花南苑社区的82岁李奶奶说:“我腿脚不灵活,吃饭成了老大难。现在好了,门口开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打电话点餐,准时给送上门,特别方便!”

  如今,养老助餐在建邺区得到普及,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便捷的电话点餐、餐食配送服务。60周岁以上失能半失能、空巢独居等困难老人已全部纳入保障范围。该区现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5家,每平方公里0.68家、每个社区1.07家、每千名老人拥有0.9家。

  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中,该区还尝试引入商业连锁理念,大力培育品牌化、连锁型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并根据实际需求,开展助医、助餐、助洁、助浴、助急、助乐、助行、助购、助聊、助学、护理、探望、家庭养老床位、精神慰藉等“十四助服务”。

  除了生活照料,医疗服务也在逐步跟上,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护理中心在建邺全面兴起,建成具备双资质证书的综合护理中心11个。

  失能半失能老人有护理刚需,又不想去机构,或负担不起机构费用,怎么办?该区新增287张家庭养老床位,把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医养融合服务嵌入到有需求的老人家庭。

  “只有打破部门观念,统筹资源,系统推进,才能让老人养老不离家,生活更舒心。”建邺区民政局局长刘天鹏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加强基础建设,逐步实现养老管理服务标准化。软硬件建设兼顾,硬件部分要完成社区40%以上办公服务用房用于养老服务,每个街道建设一家医护型居家护理中心及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AA级达标率100%,建成AA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3个以上、AAA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7个以上。软件部分要实现社区养老服务“十四助”功能全覆盖。研究确定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清单,并通过星级化评比等措施,指导基层搞好服务。

  特别的关爱——

  兜底保障更安心

  随着城市空巢老人数量的增多,这部分特殊老人的保障需要倾注更多的关注。街道、社区、服务组织、老人或家人签定的“四方协议”在该区普遍推行,该区积极引导、督促无法和老人共同生活或就近居住的子女“常回家看看”或经常电话联系;督促无法经常回家探望的子女确定一名近邻亲属或志愿者作为联系人,及时了解老人状况,联系人信息要在社区登记备案;老人需要购买养老服务的,子女应当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同时,开展应急援助服务,与市12349民政热线无缝对接,与区虚拟养老院建立老年人应急求助信息系统,确保独居、空巢老人的应急性需求得到及时回应。这份协议将责任分摊给街道、社区、服务组织,多方合力,共同完成照料老人的职责,形成空巢独居老人关爱的常态化。

  目前,全区共有3702户签订了“四方协议”。建邺区民政局拨出经费近20万元,特别为“五类老人”和重点空巢独居老人购买重大疾病、交通意外、医疗保障等保险。今年,全区居家呼叫服务和应急救援服务信息网络覆盖率将达100%。

  一个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首先要有一个坚实的基础。

  建邺区的做法是:履行好政府托底保障职责,强力推进社区养老综合体规范设置,打破传统的低档次、低标准、仅仅针对特困老人的兜底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养老服务均等化制度;探索由机构兜底向资金兜底转变的保障模式,通过直接供养、政府购买服务、老年人补贴制度等方法,建立普惠性的基本养老服务和尊老金补贴、民生两险等制度,努力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公平感和幸福感。

  逐步加大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设施的投入,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经费增长机制,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慈善捐赠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突出社区医养融合养老服务特点,为全区老年人购买了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建立就诊绿色通道。

  此外,建邺区还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充分整合社会资源,高度重视社区养老类社会组织培育力度。九如城、泰乐城、万福园等一批社会养老组织扎根建邺,提供了大量标准化服务。据统计,全区医养结合机构已有11家,拥有总床位2698张,其中护理型床位占比80%以上,千名老人拥有的床位数位居南京市前列。

  区、街和社区都鼓励社区居民自助互助。社区“紫丝带”为老服务小分队、“老来吃”银发餐桌、“老邻居”幸福家园班、“一家亲”社区志愿营等一批志愿服务队伍壮大起来,区域内正形成“社工+义工”的互补高效的服务模式。

  智慧+养老——

  24小时看护更放心

  前不久,家住怡康社区的陈爷爷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打了个预约电话,想测血压。养老服务员即时收到平台“派单”,按照老人预约,准时到达老人家中,一进门,先扫一扫老人的二维码,开始量血压,后台马上有记录,服务时长、结束后的评价等一目了然。老人定期预约“助医”服务,费用由政府按照运营人次和机构等级进行补贴。

  老人下单,机构派单,迅速匹配供需,精准高效服务——建邺区正在探索“共享养老抢单模式”。目前数据平台基本框架是“一平台两中心三库四系统”,“一平台”即:智慧养老综合管理平台;“两中心”即:呼叫调度中心、数据监管中心;“三库”即:老人基本信息库、社会服务资源库、养老护理人才库;“四系统”即:智能服务系统、日常管理系统、监测评估系统、手机端应用系统。有了大数据,下一步,就要将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整合在老人活动、物品配送、家政服务、医疗护理等信息化平台中。

  探索养老新模式,不是为了玩噱头。对标找差,高标高质,要让资源跟着需求走、服务跟着居民走。目前建邺区九成以上老人选择居家养老,服务必须沉下去,已成为全区域的共识。

  建邺区加大智慧产品向困难老人家庭普及的力度。去年,区民政局出资近30万元,为1014户老人家庭安装无线呼叫终端,为1470户70周岁以上空巢独居、失能半失能老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完成率为100%。

  如今,城市老人已不再仅限于满足生存需要,高质量、高品质的养老服务应该是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养老服务的应有之义。建邺区正在发挥物理空间充足的优势,重点抓好中高端养老载体建设,实现“保基本”向“求品质”转变。不断提升载体层次,推进社区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融合。在社区内大力发展嵌入式养老机构,就近就便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康复护理、精神关爱等专业化服务,实现机构养老专业化与居家养老亲情化的结合,以养老综合体、居家养老模式等为老服务组织为中心,构建“养、医、康、教”多融合的建邺养老新模式。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