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向生态本底寻城市发展空间 全员治水 南京在路上
2019-03-22 07:2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整治后的月牙湖。

  七年之病尚求三年之艾,攻坚不易更需久久为功。从2016年开始,一场全要素参与、覆盖南京市域所有水体的黑臭河综合治理拉开帷幕。如今两年有余,南京已经交出了一份阶段性的应考答卷:全市域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去年水污染防治工作年度考核综合评分居全省第一,7条省控入江支流全部达到省高质量发展考核目标。在2018年生态环境部、住建部对全国30个省(区市)的70个城市进行的首次黑臭水体现场督察中,南京16条河道全部考核过关,该市22个省控及以上断面有八成的水质已达到或优于III类水标准。

  尽管成绩明显,但问题依旧突出。就在前天,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暨河长制工作大会,要求以最坚决的行动和措施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落实河长制,打好治水持久战,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理性看待成绩

  推进水环境提升需要久久为功

  “对照国家、省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的决策部署,对照‘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目标愿景和提升城市首位度的要求,对照新时期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广大市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还有明显差距。”在南京市水务局主要负责人看来,虽然经过两三年的努力,全市水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治水难点也充分显现。

  首先表现在经济发展导致污水总量不断增加。目前,主城及部分郊区污水处理系统存在水位高、浓度低、超负荷运行的现象,加上截流式合流制存在,增加了污水厂处理负荷。到2020年、2035年,南京分别需新增污水处理能力约110万吨/日和300万吨/日,任务十分艰巨。其次是城市污水主次干管历史欠账较多。老城区污水管网建设较早,存在不同程度破损、渗漏和混接、错接、漏接等现象,一些地区污水收集主干管尚未全覆盖,存在系统不完善、管网未贯通、收集支管不到位情况。内秦淮河、金川河等地区还存在相当一部分截流管沟,雨天情况下,合流污水溢流下河难以避免。一些片区雨污分流还在推进,部分区域雨污分流效果还不到位。

  “在城市建设和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一些原本连通的水系遭到破坏,断头河、覆盖河较多,导致河道逐渐失去自然属性,加上生产、生活干扰,加剧河道生态退化。”记者了解到,由于部分城市河道为硬质护岸和护底,原来一些自然弯曲的河道改为直线,改变了水流形态,环境容量下降,水体自净能力减弱。另一方面,无论从市民公众满意度,还是从国家、省、市检查考核的通报情况来看,南京部分水体依然存在水质不稳定、易反复现象。根据环保监测,全市还有100余条劣V类水体。截至去年底,7条省控主要入江支流有2条为劣V类,21条市控入江支流中有高旺河、朱家山河、七乡河等仍为劣V类。

  紧抓问题导向

  正视差距寻找攻坚新突破口

  城市的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只有优良的生态环境才能提供持续发展的新动能支撑。

  在累计三年完成城市水务建设总投入120亿元,实现整治河湖水质明显改善后,水务部门把今年确定为打好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之年。通过聚焦黑臭水体成效巩固、入江支流断面达标等突出问题,确定了努力实现国省考断面和省控入江支流100%达标、基本消除建成区劣V类水体、黑臭水体进一步巩固提升100%达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明显提升等重点目标。

  据悉,按照2019年建成区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目标要求,今年将扎实落实水环境治理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继续巩固提升全市黑臭水体整治成效,达到长治久清。全面开展劣V类水体整治,实施91条河道水环境提升工程。同时,督促各区积极推进金川河宝塔桥、外秦淮河三汊河口、北十里长沟东支红山桥等重点入江河道水质达标工作,确保7条省控主要入江支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其他市控入江支流水环境治理也将加快推进,力争今年基本消除劣V类。

  在推动污水系统提质增效方面,大力推进铁北、桥北、城南等14座污水处理厂扩建,力争年底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4万吨/日;建设汉北街、青年路东侧等一批小型水质净化站,解决部分片区污水出路难问题;围绕江心洲、城北、城南等污水系统,实施52公里主次管网新改建,推进江心洲—城南、城北—铁北等互联互通建设,增强污水厂际调度能力;全面开展主城六大污水系统管网检测排查和修复,力争年底完成883公里,全面整改雨污混接、错接、漏接、破损的管道以及检查井;完成526个片区雨污分流建设并整体推进质效评估工作,有效实现清污分离,提升污水系统能力。

  除此之外,今年还将强化长效管理机制落实,着力推动水污染防治的制度创新,实现重点断面水环境区域补偿全覆盖。同时,以排水许可为抓手,加大对不规范排水行为监督检查,确保沿河污水“零直排”;建立水质在线监测评价系统,推进河道专业化、市场化管养维护,强化排口、生态修复设施等日常养护考核,进一步提升水体治理效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记者 陈彦

标签:水体;支流;水环境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