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放下锄头拿画笔 守着家园兴文化 一幅幅农民画从小院飞向世界
2019-01-31 07:1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徐 超  
1
听新闻

  听说如东丰利镇一群农民画画家画出了“大名堂”,1月24日,记者前去探访。来到一座普通的农家小楼,推开院门,只见3层楼房以及院子里满满地摆着几十张画案,摆放着各种颜色的涂料、各种材质的画纸。

  院子的主人徐海如正伏在一张画案上画画,见到记者来,忙不迭地打招呼:“这两天太忙了,美国客户订的800幅装饰画、英国客户订的1000平方米壁纸,春节一过就要交货……”

  “我们的客户分布在法国、日本、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你看,这是意大利客户预订的屏风图案,‘中国元素’很受欢迎!”徐海如边说边带记者来到一幅尚未完成的作品前:深色背景中几株翠竹随风摇曳,如同夕阳中的剪影。

  环顾画室,伏案忙碌的大多是妇女,她们穿着围裙、戴着袖套,凝神屏息,画室里静得只听到画笔在纸上沙沙作响。60多岁的陈进平在她们中年纪最长,只见她一手夹着两支画笔,一支画红花,一支画绿叶,灵活切换着,不一会儿,一朵鲜艳的牡丹便在纸上娇翠欲滴。记者在旁边看花了眼,试着问起她画画的收入,她答:“反正比种地强多了。”

  徐海如告诉记者,这些画师都是本村或邻村的农民,技术熟练的,一年挣八九万元不在话下。农民放下锄头拿画笔,就这么容易?“也不容易。”徐海如说,如东是中国农民画之乡,村里人写写画画有传统,但要靠这手艺吃饭,至少得学半年才能入行,成为熟练工则要下十几年功夫。

  如今年近六旬的徐海如,高中毕业后曾到村办绘画厂上班。为了拜师学艺,他南下北上,在外漂泊了七八年。进不了大学课堂,他就到处托人,辗转找到上海某高校美术系教授,在教授家附近租房专心学了半年。1985年,徐海如干脆辞职单干。

  徐海如带着30多位乡亲,一笔一划几十年,绘出了别样人生:一幅幅作品从农家小院飞出,飞向世界各地,年出口额超过500万元。因为下单的都是贸易公司和中介机构,这些画最终去了哪,徐海如也不得而知。只记得有一次,客户高兴地发来照片告知:他们的作品《海棠蝴蝶》荣获欧洲装饰品创意大赛二等奖。

  对那些内销画作,徐海如则在本子上细心记下了它们的去处。“北京财富公馆听说过吗?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取景地之一,套房里的手绘花鸟是我们画的;上海国贸大厦大厅的壁画也是我们画的!”打开本子,原本不善言辞的徐海如兴奋起来,眼里闪着光,话也明显变多,讲起了得意之作:“杭州西湖国宾馆,G20峰会国家领导人下榻酒店,用了我们的手绘床背景壁纸!”

  更令徐海如自豪的是,他们还曾参与文物保护——2007年,杭州孔庙大成殿大修,天花板和横梁上300多平方米严重褪色的木质彩绘令专家们犯了难:这些色泽古朴、造型优美的彩绘已历经百年,要做到修旧如旧,谈何容易?几经周折,他们找到了徐海如。

  “我们用过的最贵的画布不过是丝绸,要直接在文物上作画,当时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徐海如回忆,修复彩绘,要用烟琢墨等工艺,在木板上还原云龙戏珠、丹凤戏花、狮戏绣球、孔雀牡丹、麒麟送瑞、天马负书等图案,必须纹样规整、描摹细致,不能出一点差错。凭着对手艺的自信,徐海如接受了挑战。他带着画师们精心打磨出样稿,经专家审核通过后开始细细描摹,苦干几个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随后,北京潭柘寺、温州广善寺等古建筑修复的绘画订单纷至沓来。

  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见过世面的徐海如为何仍守在村里?他说,10多年前,一位日本商人找上门,要投资近千万在苏州观前街开一间画室,高薪请他做技术负责人。徐海如带着10多名画师去了苏州,然而只过了几个月就又“逃”了回来,“其他管理人员喜欢喝酒唱歌,而画画最需要安静,我在那一点都静不下来。”

  熟悉的乡土安得下身心,徐海如不再考虑前往城市。“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留在农村,一样能有所作为。”一年多前,他被省委组织部、省发改委等8个部门联合表彰为“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现在,几乎握了一辈子画笔的他,正全心投入,描绘一幅梦想中的乡村画卷——成立文化发展公司,在自家楼房旁的7亩地上建假山、花园、连廊、画坊,集工厂、旅游、艺术实践于一体,吸引年轻人回归家乡,在乡村大地上撒下更多艺术种子。目前土地已获批,过了春节就开工!

  记者 徐 超

标签:徐海;画画;画笔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