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严家友:从弹石路到“康庄大道”
2018-12-26 09:07: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每当经过玄武湖隧道、城西干道、纬七路这些地方时,南京第二道路排水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严家友内心都充满感慨:作为一名市政建设者,他目睹了这些年来南京城翻天覆地的变化。

  40年前,弹石路在南京城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车开过去便会“咯噔、咯噔”作响。连通栖霞区与老下关的纬一路是当时南京市第一条双向十车道的市区主干道,这条路当时地处城郊接合部,大都是农田和菜地。“那时候南京还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上世纪90年代初我公司承担了纬一路项目的施工建设,建好以后很多老百姓在路上驻足观看,我们自己也觉得很震撼、很不可思议,我们公司居然能造出这么宽的路来,这么气派!”严家友回忆说。

  因南京城市发展需要,1998年公司参与建设城西干道快速路。“以前古平岗、草场门、虎踞路、汉中门这些节点路口都是不成形的老城小路,从汉中门到集庆门沿河岸一路都是鸡鸭交易市场,不愿购买市区通行证的社会机动车沿着狭窄拥堵的小路缓慢行驶,行人、自行车、小板车夹杂其中,老百姓叫苦不堪。”严家友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市一批市政建设公司投入到城西干道快速路的建设中。这条南京“井”字形快速内环西线的建成,大大改善了市民的出行条件。随后城东干道、梦都大街、软件大道相继建成,现如今南京的交通路网越来越完善, “井”字形内环线路以及外环路网已顺利闭合。

  40年来,不少城市交通主要节点都留下了严家友及同仁的记忆:修建沪宁高速南京连接线时,在市建委的领导下,他们遇水架桥、逢山开路,穿过菜地、树林、河塘,建成了这条重要的进出城通道;草场门跨线桥采用了人工挖孔桩单桩独墩结构形式设计,公司用87天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在玄武湖隧道下穿中央路段节点中,隧道基坑底距下面地铁1号线的拱顶板仅有1米,该标段支护采用了当时较先进的“SMW”工法桩技术。该技术不仅保障了施工安全,也为现在南京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借鉴作用。

  严家友从事市政行业已近40年,“无论我个人的成长还是企业的发展,都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40年前,在我们这个行业,机械设备除了压路机就是小板车,基本都是靠人工,那时候我们人手一把洋镐一把锹,两人一部小板车;现在各种类型的挖掘机、摊铺机、铣刨机、架桥机等数不胜数,各种新设备新工艺层出不穷。”他感慨地说。“市政配套设施对老百姓来说是刚需,城市发展需要我们市政人孜孜不倦地为城市建设做贡献,将工匠精神传承给下一代市政人,将每一项工程都做成精品,让南京这座六朝古都成为老百姓的宜居家园。”

  本版撰稿 张恺 宁建新

标签:严家友;石路;南京;市政;城西;康庄大道;建设;我们;干道;公司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