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十县十镇十村十企调研行】海虞镇:让绿色成发展鲜明底色
2018-12-20 07:1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李仲勋  
1
听新闻

  常熟市海虞镇濒临长江,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不懈让绿色成为发展的鲜明底色。“十县十镇十村十企”调研组认为,海虞镇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整体高质量绿色发展实践,以能源资源高效利用夯实整体高质量发展根基,以国际生态合作提升整体高质量发展建设水平,对于提升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促进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交相辉映具有重大意义。

  “制度链”激发生态自觉

  11月10日,海虞镇启动“洁净铁黄沙美丽母亲河”——保护长江常态化志愿项目,来自全镇的志愿者将开展常态化活动,维护铁黄沙生态岛的良好环境。

  “海虞镇位于常熟长江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上游,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们必须要以更大的决心与力度来全面落实生态环保工作。”海虞镇镇长须亚军介绍,海虞镇积极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扎实推进,以“制度链”全面激发生态自觉。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各部门年度工作考核范围,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机制;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财政投入机制,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财政投入每年都有大幅提升;落实生态补偿政策,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参与,合理利用生态资源……一整套制度设计,让绿色发展落到实处。党的十九大以来,为了贯彻生态文明最新精神,海虞镇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进行重大修编,将五位一体等最新理念贯彻其中,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部门协同、全民支持的良好格局。

  海虞镇近年来先后被授予国家生态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国家卫生镇、全国第一批试点示范绿色低碳小城镇、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镇等荣誉称号。与此同时,通过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在全社会积极倡导生态文明理念、低碳环保生活方式,全镇实现省级生态村满堂红。今年1月至10月,海虞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03亿元,自建镇以来首次突破10亿元。

  “循环链”打造绿色产业

  11月16日,2018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发展大会上,位于海虞镇的常熟新材料产业园被授予“绿色园区”称号。

  始建于1999年的常熟新材料产业园至今引进企业60余家,包括美国杜邦、法国阿科玛、日本大金、比利时苏威4家世界氟化工巨头,利用外资超12亿美元,吸引内资100多亿元。常熟新材料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余振荣介绍,园区一直把循环经济作为产业发展的“绿色引擎”,区内企业以产品为纽带形成相互配套、相互链接的关系。

  “我们不仅把自身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回收利用,还把产生的副产品提供给园区其他化工企业作为原料,从而减少固废排放。”常熟三爱富中昊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安全总监陆爱新介绍,企业从2006年开始先后与世界银行、国家发改委合作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近几年又通过技术更新,推出臭氧层消耗、温室气体消耗几乎为零的环保替代产品,每年可减排1400多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

  目前,常熟新材料产业园已打造氟化工主产品物流循环链、能源综合利用链、硫酸钙综合利用链、副产盐酸综合利用链及温室气体消减链等多条循环产业链,产业模式逐步从常规的单一线型经济向循环型经济转变,大幅减少废弃物排放。产业园还以精细化工和生物医药产业为补充,与苏州生物纳米园合作共建生物医药产业园,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技术链”提升生态水平

  走进常熟新材料产业园生态湿地处理中心,只见河沟环绕,鱼翔浅底,芦苇、芦竹、美人蕉、旱伞草等植物随风摇曳,俨然置身于一个大花园。这片占地近6万平方米的人工湿地,总投资5000多万元,带来的不仅是美丽景色,还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我们引进德国先进的生态湿地技术,利用植物和微生物净化水质,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剂,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生态湿地运营经理万新介绍,废水在经过调节池、垂直留滤床、生态塘、表面流、饱和流滤床等组合工艺的过滤,总氮含量从每升15毫克降到1.5毫克,达到地表四类水标准,最终返给企业回用,使园区企业、污水厂、工业水厂三者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现在,这片湿地每天处理废水量达4000多吨。

  在海虞镇,全球先进的生态环保技术随处可见。中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依托法国苏伊士环境集团的技术优势,针对化工园区污水厂运行特性,提出并实施一系列技术和管理措施,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综合管理体系,内容涵盖污水厂运行管理的各个方面。如今,海虞镇通过引进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监理、污染防治设施日常运维、在线监控设施运维、泄漏检测与修复、污染物委托监测等第三方环境服务,生态治理水平大大提升。 记者 李仲勋

标签:生态;制度;海虞镇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