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建设6万平方米人工“产房” 长江靖江段“喊”鱼儿回家
2018-12-11 07:0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人工鱼巢投用一年,平均每平方米附着鱼卵数量为56.48粒。生态浮岛植物3个月吸收的固体氮相当于23600立方米江水的含氮量……”在一组组数据的印证下,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所长潘建林日前代表专家组宣布:“靖江保护区水生生态补偿和修复工程”生态效果明显,通过验收。

  近年来,随着长江干流各类水利工程、航道工程兴起,鱼类栖息地被不同程度破坏,长江鱼类缺乏产卵场、索饵场,资源逐渐衰弱。

  “靖江的这个生态修复工程是综合性的项目,它包括生态浮床、人工鱼巢、底栖生物放流,能够实现立体式的生态修复,这将成为鱼类积聚的‘长江牧场’。”省海洋与渔业局资源环境处处长董加河说,这项工程包含了很多创新之举,方案制定的每一步都需要开拓、摸索、论证。

  据介绍,浮床表面栽种植物美人蕉的选用就经历了一番“纠结”。浮床表面栽种植物有两个目的,一来吸收、降低水体里的氮磷含量,二是希望植物的根系能够深入水中,与人工悬挂的网具形成一个天然鱼巢。在经过12种植物栽种对比试验后,美人蕉因各项指标表现优异,最终入选。

  在安置好500个生态浮床后,施工团队又在项目区投放300吨底栖生物,配备珍稀鱼类救护池,并安排专人驻守。在水域外围,100条水泥沉船三面围绕整个生态浮床区,在水底形成了一个更为丰富多样的鱼类生息繁衍场所,整个项目区水域面积达6万平方米。

  董加河说,靖江生态修复工程的成功为我国河流鱼类栖息地修复和重建提供参考依据,为长江流域水生生态保护提供了借鉴。目前,已确定在省内沿江两个市进行推广。

  (赵晓勇 王 平 张 园)

标签:生态;长江;靖江;浮床;鱼类;鱼巢;鱼儿;工程;修复;植物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