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苏州:打造区域健康服务高地 以民需为导向实施健康苏州“531”系列行动计划
2018-08-10 07:32: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陈雨薇  
1
听新闻

  8月9日,在苏州市姑苏区平江街道娄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陆崇君正忙着为社区居民做慢阻肺早期筛查。今年初,在推进苏州健康市民“531”行动计划的基础上,苏州市又启动实施健康市民“531”倍增计划,把原健康筛查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妊娠“3”项急病筛查扩展至骨质疏松、慢阻肺、儿童哮喘等慢病管理领域。

  居民疾病高危因素筛查机制不断完善,背后是苏州卫生健康事业重心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理念转变。“我认为,老百姓需要的区域健康服务体系,应该由三个部分构成,包括急病救治体系、慢病防治体系以及无病防治体系。” 苏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谭伟良介绍,当前,苏州正在推进实施的健康苏州“531”系列行动,正致力于打造这样全方位、全周期的区域健康服务高地。

  大数据精准把脉健康需求

  上个月,中美卫生合作论坛在苏州举办,谭伟良围绕“打造区域健康服务高地”作了主题汇报。他展示的一份2017年苏州市居民前十位疾病死因及比重列表显示,苏州排名前十位的致死疾病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精神和行为障碍,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其中,前五占比分别为:29.87%、19.41%、11.59%、11.36%、8.9%。

  “这张死因表,覆盖了苏州老百姓96%的死因,前五种更是超过80%。苏州只有把这些大类疾病早发现、诊治水平提高起来,再将代谢类慢病管理起来,苏州市民的健康才能有全方位、全周期的保障。”谭伟良介绍,这些年,苏州在推进卫生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特别注重依据人均大数据决定的主要疾病,打造区域健康服务体系。比如根据该市高发高危“急病”打造五大救治中心。

  市民一旦发生急性病,最短距离得到有效救治和服务是关键。2016年以来,苏州在全市范围内建设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五大救治中心。截至去年底,已建成50家救治中心,包括9家胸痛救治中心、10家卒中救治中心、7家创伤救治中心、14家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10家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几天前,苏州科技城医院又传出好消息,经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认证,该院正式通过国家胸痛中心认证。

  系列“531”行动织密健康网

  当前苏州上下全力创建的救治中心,是苏州健康市民“531”行动计划中“5”的重要内容,“3”则指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高危妊娠三大高危因素筛查机制,“1”指在城乡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建成市民综合健康管理服务平台。

  苏州健康市民“531”行动计划解决“急病要急”,最新实施的健康市民“531”倍增计划则解决“慢病要准”。针对儿童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炎、睡眠障碍、中老年骨质疏松及骨关节炎、儿童生长发育异常、成人“三高”临界等多发健康问题,苏州将推广专病健康教育、专项健身运动、专方中医药服务三大适宜技术,并实施区域慢病防治指导中心、早期识别及健康管理机制等五大干预策略。

  无独有偶,2016年以来,苏州市政府先后出台实施了健康市民、健康城市、健康卫士、健康场所、健康市民倍增等五大“531”行动计划,从治病、控病、防病、监管、参与等维度,共同搭建市民健康综合服务体系,探索建立“无病要防、急病更急、慢病更准”的健康服务有效供给新格局。

  此外,健康城市“531”行动计划通过实施“联防联控、群防群控、防治结合”的预防机制;健康卫士“531”行动计划指全面建设现代卫生计生综合监管体系等;健康场所“531”行动计划指在健康场所建立健康影响审查制度、健康自我管理制度、健康促进制度等。

  健康城市需要更多“健康市民”

  “因为心脑血管疾病是第三年筛查了,阳性率相比前两年降幅明显。”陆崇君告诉记者,从他们中心筛查结果看,今年初到上月底,中心已完成心脑血管筛查1728例,发现脑卒中、心脏病高危分别为170例和128例。但新筛查项目情况则没那么乐观,224例慢阻肺筛查发现132例异常,343例骨质疏松筛查发现异常123例。“相比急病筛查,这类慢病筛查的患者依从性也不够高,这与市民‘重治轻管’的传统健康理念有关。”

  当前,苏州健康市民“531”倍增计划已全面启动,重点围绕成人儿童呼吸系统慢病、全人群睡眠障碍、中老年骨质疏松及骨关节炎等大健康问题,建立区域慢病防治指导中心,首批将建设40家社区防治点,通过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提升市民健康管理素养。

  “影响市民健康的因素,62%是个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当前苏州市的医疗卫生水平已经不低,防病体系也更加完善,现在重点是如何把治疗和预防结合起来,让更多市民成为‘健康市民’。”有关专家认为, 实现“治病”向“健康”转变实际上是一场卫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展望未来,“健康苏州”需要用更细致的实践、更大的视野来打造,把苏州建设成为健康中国“典范城市”。

  本报记者 陈雨薇 本报通讯员 唐德春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