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酷暑,正是水稻急需灌溉之时。然而,淮安市淮阴区一些地方村民却为稻田闹水荒而犯愁。
灌溉用水苦乐不均
6月26日下午,记者从306县道沿韩蒋线进入淮阴区三树镇渠北村,从韩蒋路到渠北村村部,一路上随处可见地面积水。坐落在一组的泵站破败不堪,屋内墙面已发霉变黑。70岁的打水员董绍连告诉记者,他承包这座电灌站已有7年,但多年来,还有几百亩稻田送不上水。记者发现,这里水渠比路面普遍高出二三十厘米,渠体破损开裂严重,路面上到处是因渗漏形成的积水。
在一处水渠边,董绍连指着渠东侧的水沟说,多年前,村里把附近一条支渠扒掉,两侧稻田全部靠排水沟来灌溉,水先流到排水沟,再漫到地里。“排水沟当成水渠用,多浪费水啊?”尽管当天电灌站没有打水,但由于排水沟地势低,水渠里的水仍源源不断地流进排水沟。
“靠天下雨呢。”在八组一个田头,52岁的张民国望着一旁干涸的水泥渠发呆。这里离泵站最远,约有1.5公里。张民国说,秧插下去一个多星期,没灌过一次水,全靠老天下雨。“水泥渠是去年修建的,有渠跟没渠似的,水送不过来。”同为八组的王其志告诉记者,他家7亩地,其中水稻4亩,灌不上水已有4年。
旱改水,在淮阴区十分普遍。但改造后的稻田,由于水利配套设施滞后,导致部分存在灌溉困难。董绍连解释说,旱改水不在他的灌溉服务范围内,由村民自己想办法解决,他当下正为灌区的稻田送不上水而苦恼。送不上水,意味着收不上水费。他负责灌溉服务的七八百亩稻田,有近半的稻田灌不上水。
在淮阴区棉花庄镇联旺村四组稻田边,随处可见拖着长长的塑料水管。“这里没有泵站,也没有水渠,各家各户自己配备电机、水管给稻田打水。”一位王姓村民告诉记者,他家一块七分地的稻田打水要一次花三四十分钟,整个一季要打水8-10次。跟他家稻田连成一片的旱改水面积至少有八九十亩。
一年收成全押水稻上
渠北村、联旺村,均以稻麦两季为主,其中一部分通过旱改水方式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旱粮收入低,拿小麦来说,今年当地小麦亩均产量六七百斤,有的只有400多斤,以今年的行情,基本没钱赚,一年收入全靠水稻收成。一旦水稻失收,意味着全年收成泡汤。
63岁的渠北村治保主任兼七组组长倪德喜告诉记者,全村5000多亩耕地,水稻面积3000多亩。近年来,村民们自发进行旱改水,全村年增水稻种植面积约100多亩。
“旱改水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联旺村四组村民张秀花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家小麦今年产量约六七百斤,刨去麦种、复合肥、尿素、农药、机耕、播种、收割等费用,基本赚不到钱,而下半年就不敢种了,种了连种子成本都怕收不回来。“由于地势低,一下雨就涝,一年只能收一季,村民没办法只得将低洼地改种水稻增加收入。”村民邵步银告诉记者,他家10亩地,旱改水耕地有6亩,全组300亩耕地,改成水田的不下一半。
有泵站、水渠,但送不上水,亦或自行旱改水,便出现各家各户纷纷买水泵打水的景象。联旺村村民反映,碰到水源紧张时,上游村民在排水沟里打坝,导致下游没水,村民只能靠老天下雨。
稻田灌溉难谁来管?
记者调查发现,在淮阴区渠北村、联旺村,水利设施成为影响当地村民增收的“短板”。
在渠北村,记者走访发现,这里水渠破损严重,渠边被蚕食现象突出。渠边护坡上有的长满野草,有的被村民种上黄豆、花生等作物。渠边有的地方泥土流失,裸露出水泥边沿;有的地方渠体水泥整块掉落,露出泥土;水渠里水花生、杂草、垃圾混杂在一起……“像这样的水渠,怎么能行水呢?”董绍连说,他向村里反映过多次,请求维修和清理杂草、垃圾,但没人管,没人问。“水费收不上来,这几年承包电灌站都亏本,去年亏了五六千,今年看来还要亏。”
“灌区太长,用水量太大。”倪德喜说,全村共有4座泵站,负责8个组3000多亩稻田的灌溉。从他掌握的情况来看,六组、八组有约三四百亩地灌不上水,七组有约80亩地也灌不上。“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村民灌溉难,全村起码还要新建2座泵站。”在倪德喜看来,全村4座泵站均不同地程度存在下游灌不上水的情况,总面积约有800亩。村民和村干部向记者透露,早在3年前村里就曾向三树镇党委和镇政府反映问题,期盼在当地改建泵站,但终因投入大,没有下文。
联旺村支书张善波告诉记者,2014年他接任村支书时就向镇水利部门申请建设泵站及灌溉渠,但4年来毫无音信。“当地村民都希望旱改水,改水后,收入要比旱粮高很多。”张善波坦言,联旺与大兴、顾老庄、军田等村连在一起,旱改水耕地面积至少有1000亩。每年汛期发大水,村里都要请人用挖机疏通河沟,去年仅此一项支出就不下10万元。“虽然村里去年脱掉经济薄弱村帽子,但村里没有固定经济收入来源,经费都是四处化缘来的。”张善波无奈地说。
记者 丁亚鹏
>>>记者感言
灌溉难题检验干部作风
淮阴区两个村部分村民稻田灌溉难,原因有多种,但渠北村泵站、水渠等灌溉设施齐全,由于当地对渠体破损等问题不管不问,造成相当一部分稻田灌不上水,最后不是问题成了问题,颇引人深思。
泵站和水渠属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当地应当对灌溉配套设施进行“体检”,该维修的及时维修,该清理的及时清理,避免灌溉设施“带病”运转,影响农业正常生产。
村民遇到灌溉难题,当地是否积极寻策破解,检验镇村干部的作风,有没有真正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对镇村干部而言,没有农民的满意,就难谈政绩;没有农民的增收,乡村振兴就失去了归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