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南京六合横梁街道建起505个乡贤理事会 做事有平台,乡贤不再“闲”
2018-06-07 07:3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王世停  
1
听新闻

  乡村搞环境治理,入村入户埋设污水管道,不定会遇上矛盾,有人说,施工经过我家菜园子,不但要赔苗钱,还要按照市场价赔菜钱才行——最近,南京市六合区横梁街道钟林村就遇到这样的事。

  类似的事情,在农村司空见惯,小则影响工程进度,大则引发矛盾纠纷,怎么办?52岁的村民周兴林站出来说话了:“管子也从我家菜园走,先从我家这边挖起!”他还逐一登门劝说闹意见的村民:“是几根菜苗的事情大,还是把村容卫生搞干净重要?不能因小失大嘛!” 几句家常,解了难题。

  周兴林也是普通村民,无官无职,为何说话管用?原来,他是钟林村周南组40多户村民一人一票选出来的5名乡贤之一。因为得了满票,他还被推举为村组乡贤理事会会长。当选会长时,周兴林特地跟乡亲们打了招呼:“既然你们投票选了我,有了事情我说话你们得听。”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的撤村并组工作推进,村的规模迅速扩大,村委3到7人的组织力量严重不足,组一级更是出现“一个好汉无人帮”的尴尬局面。与此同时,乡村中往往有这样一些人,或致富有方,或交游广泛,或德传四方,在村民中有着较高威望,被称作乡贤。如何把乡贤的影响力变成村两委的力量补充,成为新时代农村工作面临的新课题。选乡贤,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成立乡贤理事会,是六合区给出的方案。

  “培育‘新乡贤文化’,被写进了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2017年中央1号文件里。”六合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吕璟说,运用统战思维,团结乡贤力量,去年5月,区里选择在横梁街道试点,经过宣传发动、候选提名、投票选举等规范程序,在12个村(居)选出2272名乡贤,成立505个乡贤理事会,覆盖到每一个村民小组。

  很多地方都在选乡贤,但选出来后却发挥不了什么作用,最后成了“乡闲”,问题就在于没有正常开展工作的机制平台。横梁街道党工委书记赵久峰说,在推进新乡贤工作中,每个村民小组设立乡贤理事会,每个月召开例会,也可因事召集临时会议。无论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还是征地拆迁、土地流转的大事,乡贤议事有平台,说话有底气。

  前不久,央企葛洲坝集团与六合区政府合作的PPP项目“E田园”落地横梁街道,计划将山东社区前林组的农村空置房打造成康乐养老项目。可推进过程中,有村民抱着老观念,觉得“祖宅”不能交出去,而项目方表示只有村民同意才能进场。僵持不下时,乡贤理事会连开七八次会,会长林德潮跟每一位村民掏心窝子:“这是好不容易争取来的项目,千载难逢的机会一定要抓住啊!”针对部分村民疑虑,理事会逐一解释:房屋是租给项目方,装修改造好了,产权还是自己的;既能增加资产性收入,又能在项目中就业拿到工资性收入……一个月时间,涉及到的60户居民全部放心地签下合同,保证了重大项目推进。

  “以前当生产队长,涉及到办理低保、施工用工,怎么做都有人在背后指指戳戳,真是吃力不讨好。”上马村栗树丁组乡贤理事会会长柏正家深有感触地说,从“队长”到“会长”,自己成了“第三方”,遇到事情一起有商有量,村民更加信任了。

  土地流转、邻里纠纷、弘扬乡风……在六合,乡贤理事会的工作没有条条框框限制,涉及到农村农民的问题,都可以议一议、评一评;乡贤理事会运作也无需固定的办公会场,村民家中、户外凉亭,随时随地开会研究解决问题。比如说,农村环境卫生搞门前三包,以前村里给三包户发50块钱没人在乎。现在,乡贤理事会发一块“文明户”的牌子,家家户户都比着看谁家门口更干净。

  “我们的乡贤个个都是大忙人,村民遇事先不打12345,找到乡贤理事会基本就解决了。”横梁街道宣传委员金娴告诉记者,乡贤理事会集成了农村自治、法治、德治的功能,把基层很多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延伸了党在农村工作中的“手臂”,成为乡村振兴中的一股“新力量”。

  记者 王世停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