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床边最后一米要有懂医的人” ,南京举办医养融合长期照护国际培训
2018-05-10 13:4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钟山学院副董事长李海鸥(左一)向国际养老专家介绍养老护理专业。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万程鹏 摄

  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董婉愉)照护师队伍呼之欲出,老人居家护理和社区照护,机构与居家有效融合,老年失能照护之中国道路……为期4天的“江苏养老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国际培训班”,10日在南京钟山学院闭幕,75名来自全省护理服务一线的养老院长和护理专业人员接受培训,联合国国际老龄问题研究所所长马文福尔摩萨教授、马耳他大学客座讲师、高级护理经理诺尔博格,及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前任主席、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励建安教授,江苏省政府“十三五”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创新经济研究院院长蒋伏心教授等,围绕“医养融合长期照护”主题进行讲授,一线照护机构江苏悦华养老等企业或机构也作了互动分享。

  老龄数据背景:

  数据显示,目前江苏有1719多万老人,依据其中15%即255万老人需要护理计算,持证上岗的养老护理员缺口至少在10万人以上。据了解,全省共有持证养老护理员2.6万人,据样本抽样调查测算,2017年全省养老护理员年平均工资为33866元,而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67711元,这一岗位的社会价值和待遇保障亟待提高。据33个县(市、区)15840个样本抽样调查测算:全省空巢老人达872.8万人,超过户籍老人总数一半。这其中又有80%选择在家养老。“江苏省老年人口白皮书”首次提及未来老年人口发展趋势,老龄化顶峰将在2052年到来,达到2743万人。

  为居家“最后一米”提供床边照护

  “95%以上老人选择居家养老,有质量的生活必须有医,在需要照护的最后一米——老人的床边必须有人提供专业照护。”蒋伏心教授提出,医养融合的关键是床边有能够提供专业照护的人。“以前我们称护工,后来叫护理员,现在是照护师。护工产生于多年前的医疗系统,医生与护工之间的交流,因后者没有文化几乎是被屏蔽的;而护理员这一职业资格,在2016年由国家层面取消,根据市场需求由养老机构或组织自己培训上岗。”蒋教授提出养老照护师的概念,是在绝大多数老人居家养老的“最后一米”提供床边照护,让携带医和护的专业人员进门,为老人防范“最后一跤”、一秒钟生命危机抢救等。“从眼下1719万人到2052年2743万人,新增的1024万老人预示照护师这个职业巨大的发展潜力。”蒋教授认为当下最需要解决的,是多元关注支持培养并留住一支稳定的职业照护师队伍。

  马文●福尔摩萨教授称“医养融合”相当于西方老年政策领域中常用的“照护连续统一体”,双方在这个领域进行长期照护专题培训、共同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便于中国迎接人口老龄化挑战。马文告诉记者,非常赞同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在医养职业融合、培养专业化职业化养老照护师上的作为。联合国老龄研究所将在拓展“医养融合”内涵、建立职业化养老照护队伍等领域与该院深度合作,以期提高江苏涉老行业和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养老领域的就业岗位达80万个

  记者了解到,因薪资待遇差、职业尊严低等因素,老年照护师留岗时间平均在3年以下。养老护理人才异常短缺,导致失能、半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成为短腿。以南京为例,截至去年底,全市60岁以上户籍老人141.89万人,进入“深度老龄社会”,医养融合需求十分严峻。而养老照护师的岗位缺口达到2万多人。钟山学院自2009年开辟养老护理大健康专业,连同今年应届学生共超过2500名,其中65%在养老机构或居家社区照料一线,其中一些年轻人已经升职为院长或主管。根据规划,江苏养老机构在“十三五”末将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每个县(市、区)建有1所以上老年护理院或老年康复医院,全省老年护理院达200所以上,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机构床位总数50%以上。到2020年,全省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本全覆盖,城市街道普遍提供日间照料服务。据此,养老服务提供的就业岗位将超过80万个。

标签:养老;钟山;养老机构
责编:张易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