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惠享民生 > 正文

展望2018:做好九项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崔晓   2018-01-22 09:20:00

  原标题:展望2018:做好九项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

位于南京生物医药谷研发区的研发中心投用后,将为生物医药谷研发区企业提供更好的配套服务。 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崔晓摄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履行职责的第一年。

  新的一年里,南京市政府将重点做好九项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履行职责的第一年。

  新的一年里,南京市政府将重点做好九项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性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38亿美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

  ●建设用地地均GDP达41万元/亩

  ●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00家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1%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城镇新增就业24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和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省定标准和3.5%以内

一、坚持聚力创新,加速转换发展动能

在金陵智造研究院实验室内,科研人员正在进行高性能智能伺服驱动器负载试验。 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崔晓摄

  1.夯实创新驱动发展基础

  ●启动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争取一批国家重大专项落地

  ●全面深化与高校院所的战略合作,确保全市新型研发机构达到100家

  ●加快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推动15个高新园区管理机构和运作平台实质性运作

  ●制定高新园区考核办法,配套相关政策

  ●加快推进南京麒麟科技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2.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大力实施科技企业培育工程,把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

  ●大力实施企业研发能力提升工程

  ●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全年建设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超过100家,新增省级企业研发机构不少于30家

  3.构建优良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深化科技体制综合改革

二、加快转型升级,着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1.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

  ●聚力打造新型电子信息、绿色智能汽车、高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新材料四大先进制造业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2%以上

  ●前瞻布局人工智能、未来网络、增材制造与前沿新材料、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

  ●创建全国质量提升示范区

  ●加快发展军民结合产业

  ●全力推动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一批百亿级项目,推动台积电一期、FMC智能电动汽车等龙头项目顺利投产

  2.推动现代服务业高端发展

  ●大力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和科技服务、文旅健康、现代物流与高端商务商贸等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集中集聚发展

  ●围绕国际软件名城建设目标,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载体建设、产业集聚力度

  ●加快推进金融城二期等金融龙头项目

  ●力争新增上市企业数超过上年

  ●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

  ●整合全市文化旅游资源,加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

  ●进一步提升健康服务和养老产业供给水平

  ●加快实施阿里巴巴江苏总部等一批重大项目

  3.深入实施“三去一降一补”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完成年度钢铁去产能任务,化解船舶产能20万载重吨

  ●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加大租赁住房建设力度,租赁房供地占住房供地比例达到30%以上

  ●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设立金融监督管理局

  ●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有效防控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落实好降低企业成本各项政策,为企业降低成本200亿元左右

  ●加快推动补短板重点项目

  ●设立市级科技创新基金,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

  ●推进实施“创业南京”英才计划、海外人才“345”引进计划等重点工程

  ●加大人才安居保障力度,优化人才落户政策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达到90家以上

三、蹄疾步稳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提升开放水平

  1.打好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战

  ●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广“不见面审批”和“3550”改革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市场负面清单制度

  ●加快国企混合所有制和多元化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8%

  ●统筹推进科技人才、贸易流通、生态、民生等各领域改革

  ●支持江宁区开展集成改革试点工作

  2.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坚持引资引技引智并举,招引先进生产要素和大项目好项目

  ●加快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进一步壮大服务贸易、服务外包和跨境电子商务规模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加快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

  ●推动开发园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推动三大枢纽经济区提速发展

  ●加强宁台合作交流,推动宁台产业融合发展

  ●办好一批重大体育赛事,提升世界体育名城影响力

  3.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发挥好南京在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加快跨区域轨道交通、创新合作等一批项目建设,推动宁镇扬一体化全面提速

  ●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推动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

  ●扎实推进援藏、援疆、扶贫协作陕西商洛和青海西宁,做好对口支援重庆万州和宁鞍合作、宁淮挂钩工作

  四、狠抓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1.坚持规划引领城市发展

  ●高水平推进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严格控制历史城区、历史地段、明城墙沿线、景观视线走廊的建筑高度

  ●认真做好城市设计试点工作

  2.加快构建综合交通体系

  ●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开工建设南京北站综合客运枢纽

  ●加快推进宁合高速改扩建、宁马高速改扩建等一批道路建设

  ●新开工及续建干线公路483公里

  ●同步推进5号线、6号线、7号线等9条地铁线路建设,确保宁溧线建成通车

  ●实施城市交通堵点治理攻坚

  3.统筹优化城乡空间布局

  ●实施“城市双修”,加快推动非古都核心功能向外围新区布局

  ●加快推进河西新城、南部新城、江心洲生态科技岛、麒麟科创园建设与发展,不断提升仙林副城、东山副城、溧水副城、高淳副城城市品质,优化铁心桥—西善桥、鼓楼滨江、玄武铁北等片区整体环境

  ●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盘活城镇存量用地2.1万亩

  4.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

  ●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十项行动

  ●加强城市立体式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量达3700万平方米,建成区5%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加强智慧南京建设

  ●深化城市治理,加大共享单车管理、城市环卫保洁、停车管理、打非拆违等工作力度

  ●加快垃圾分类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率先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加快城市公共厕所提档升级,分批推进农村公共厕所改造

标签:

责任编辑:江仲惠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