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惠享民生 > 正文

0

省委驻涟水帮扶工作队产业扶贫实现农民收入倍增

有机稻米,让贫困农户有了奔头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作者:丁亚鹏   2017-11-22 07:13:00

  11月1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场直播活动在涟水县朱码镇笪北村金杨组一块稻田中进行,主持人现场推介由省委驻涟水县帮扶工作队精心打造的有机稻米品牌“安东米富”。在一个半小时的直播时间里,共接到订单500份、6000多斤。

  有机稻米种植项目是省委驻涟水县帮扶工作队推行产业扶贫的举措之一。省委驻涟水县帮扶工作队队长、涟水县委副书记孙国君坦言,帮扶工作面临“三难两低”,即项目选准难、项目持续难、项目实施难,及村集体和村民抗风险能力低、驾驭市场能力低。发展有机稻米种植项目成本低、风险小、效益高,带动性强,符合农业供给侧改革要求,同时还策应了今年省委省政府一号文件提出的“引导农民优化粮食种植结构,打造一批优质稻米产业化基地”“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等要求。

  为促进有机稻米形成产业化经营规模,带动更多低收入户脱贫增收,省委驻涟水县帮扶工作队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携手种粮大户成立安东米富有机稻米专业合作联社,采取农户土地入股享受“保底+分红”、流转土地集体领办或者大户承包种植等多种发展模式,引进苏州农抬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其提供稻种、有机肥、生物农药和全程技术指导,并负责以保底价回购稻米。

  为打造有机稻米品牌,注册“安东米富”农产品商标,并设计多款外包装,专门策划制作宣传微视频,注册网络微店,并与江苏交广网、京东、超市等进行销售对接。协调省农科院权威技术监制,并获得省农科院科研团队的支持,使“安东米富”获得有机大米ISO、有机转换证、食品质量安全溯源等多种质量标准认证,提升“安东米富”有机稻米的含金量。

  首批有机稻米种植项目在南集、李集、红窑和成集等四个镇发展了2270亩,带动了800户农户加入,其中有200户是建档立卡低收入户。从今年收成来看,有机稻米总产量达100多万斤。截至11月17日,“安东米富”大米订单已达到7万斤。按照孙国君的设想,未来将有计划地扩大有机农产品种类,如有机粉丝、有机米粉、土羊肉、草鸡蛋、芡实等,带动更多的低收入户脱贫增收。

  “同样都是种植水稻,但效益大有区别。”种粮大户47岁的吴兰田去年在朱码镇笪北村流转承包了900亩耕地,签了10年流转合同。他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去年和今年同样种的是南粳9108,以往亩产1300斤,亩均收益只有300—500元,今年开始,由省委驻涟水帮扶工作队牵头成立安东米富有机稻米合作联社,采用南京农业大学专利产品微生物降解剂改良土壤,推广有机肥、生物农药等有机种植方式,亩产虽只有1000-1100斤,亩均成本增加500元,但加工成大米销售,按目前销售价8.80-15.80元/斤初步测算,刨去投入和人工成本,亩均效益起码在1000元以上,是以往水稻效益3倍以上。

  有机稻米种植还促进了土地从分散经营走向规模经营。家住朱码镇笪北村李庄组的57岁村民周海梅,去年还是村里低收入户,今年在帮扶队员组织动员下,把4亩承包地流转给了村里合作社种植有机稻米,除了每年有土地租金收入3200元,夫妻二人还在合作社从事田间管理和打工,一年加起来收入有4万多元,是土地流转前的4倍多。南集镇皂角村周殷组周云林也深有同感,他说土地流转前全家4亩地一年收入只有3000多元,自流转给了合作社后,不仅有土地租金收入,还在合作社做工,合起来收入有18000多元,是以往一年收入的5倍。

  本报记者 丁亚鹏

标签:

责任编辑:戴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