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惠享民生 > 正文

0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江苏擦亮“不见面审批”品牌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作者:黄红芳   2017-10-23 07:10:00

  国务院第四次大督查近日对江苏“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予以表扬。督查期间开展的营商环境3项重要指标调查中,江苏名列第一。江苏的“放管服”改革举措也得到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

  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江苏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放管服”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先手棋”,把“不见面审批(服务)”作为改革的重要抓手,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不见面”办成事,赢得百姓点赞

  10月17日,家住镇江新区的朱美琴亲身体验到“不见面”的便利。她通过江苏省政务服务网登录到镇江e办事平台,按网上提示上传执业药师注册申请表等7项材料。短短9分钟,工作人员便完成从后台受理到审核电子材料,再到打印执业药师注册证的许可流程。第二天,朱美琴收到通过EMS江苏政务专递寄出的执业药师注册证后不由感叹:真是太方便了!

  目前,镇江市食药监局“不见面”审批事项占全部审批事项的97%以上,各审批事项总体办理时限较法定时限压缩60%以上。

  近年来,我省以“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不见面”为指南,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步伐,把 “不见面”作为原则,“见面”成为例外。

  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首先要明确哪些事项可以“不见面”。今年7月13日,江苏首批11458项“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清单在江苏政务服务网公布,覆盖教育医疗、农业生产、企业登记、税费征收等与群众和企业生活、生产密切相关领域,相关审批(服务)事项均可通过网上申请审批、快递收寄服务轻松快速办结。

  目前,我省正抓紧出台第二批省级“不再审批”事项清单,修订完善《责任清单》,重拳治理规范涉企收费项目,坚决斩断“向企业乱伸的手”,让企业和群众办事能不见面尽量不见面。

  多方联动,打造服务品牌

  网上办是“不见面”的前提。6月28日,江苏政务服务网上线,创造全国“四个第一”:

  第一个按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建设标准建成的政务服务网;第一个实现政府权力清单“三级四同”全覆盖的政务服务网;第一个开设综合旗舰店的政务服务网;第一个开展审批服务、公共资源交易、12345热线同网服务的政务服务网,实现网上服务平台与实体服务大厅融合发展,并支持统一身份认证和网上支付。江苏12345在线功能不断拓展,EMS寄递服务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中心全覆盖。按“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的要求,10月底前我省将完成8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在线办理。

  “不见面审批”得以全面顺利实施,部门间协同配合至关重要。6月上旬,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省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实施方案》,“不见面审批”几乎涉及全省所有职能部门,省编办负责加快推进改革日常工作,省发改委牵头项目投资在线审批的改革优化,省工商局牵头推进工商登记全程电子证照,省质检局负责“不见面审批”事项的标准化……企业投资项目多评合一、施工图多图联审、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等配套机制也在全省推开。

  政务信息数据共享的步伐加快。明年6月底前建成全省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形成统一的政务信息共享交换渠道,并实现与国家平台对接。推动信息资源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共享,今年底前,依托大数据管理中心,建成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

  如今,“不见面审批”办事作为一项普遍性制度安排,成为江苏释放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品牌和亮点。

  事中事后监管,加快“不见面”落地生效

  “江苏借助大数据和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数据多跑路,推行不见面审批制度改革,贯彻中央的行政体制改革精神。”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不见面”让百姓少跑腿,也杜绝当面审批可能产生的寻租、腐败现象。“不见面”是个标签,提出政府工作的一个目标,即通过信息化、现代技术提高办事效率,砍掉不必要的审批环节。

  事前审批简化,事中事后监管责任更大。我省按“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谁行权、谁担责”原则,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确保“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举措落地生效。各市县政府和省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承担改革的领导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对一些难度大的改革亲自推动,对重大问题敢于拍板。

  鼓励基层创新。在法律法规许可的条件下,只要有利于就业创业、有利于为市场主体减负、有利于促进社会投资、有利于改善营商环境、有利于增进群众福祉,都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加快建设覆盖全省的信用信息平台,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让“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处处受限”。统筹利用执法资源,推动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全省推广南京栖霞区网格化管理和江阴徐霞客镇乡村治理“一张网”经验做法,形成有效监管的合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推动监管更加精准有效。

  本报记者 黄红芳

标签:

责任编辑:苗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