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惠享民生 > 正文

0

【党员干部大走访 “两聚一高”大落实】精准走访 走出暖心“雨花故事”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作者:王世停   2017-06-22 07:21:00

  中考前夕,家住南京市雨花台区春江新城鸿觉坊小区的陈女士很焦虑。自己和丈夫文化水平不高,下一步孩子去哪上学?这个巨大的问号时刻萦绕在全家人心头。

  焦虑之际,5月28日家里来了一位“客人”。寒暄之后,才知道来者是铁心桥街道的“一把手”张建设。问题反映一周后,陈女士接到一个“神秘”电话,对方是软件谷发展公司副主任吴莹:“从今天开始,我就是孩子的‘社会家长’,孩子学习、填报志愿上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打电话问我,马上我就加你的微信好友!”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所在,孩子的读书问题就是困难家庭最‘急愁烦’的问题。”张建设说,高考中考接踵而至,走访中不少居民反映孩子填报志愿的问题,街道决定携手辖区企事业单位,成立“博爱助教资金”,组建一支志愿队伍担任困难家庭的“社会家长”,把填报志愿、课外学习、放学之后等孩子教育问题“打包解决”。这是雨花台区开展大走访过程中“发现问题、即知即办”的一个镜头。

  雨花台区有一个特殊的区情实际: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区内集中了春江新城、景明佳园、岱山保障房等一批南京市最早或最大的安置房小区,集聚了大量低收入困难人群;另一方面,得益于软件产业的迅猛发展,区内集聚了20万高端软件人才。截然不同的两大类人群,诉求各异,问题多元,大走访怎么访?

  “省、市要求很明确,大走访就是要奔着问题去。不同群体有不同的困难和问题,首先要摸清问题形成办法,更要举一反三,通过机制创新让问题解决由点及面,做到精准走访,有的放矢。”南京市政协副主席、雨花台区委书记黄河认为,坚持问题导向要瞄准“三个时态”——老百姓“急愁烦”的眼前难题要即知即办;“老大难”的历史遗留问题要用心去办;“可预见”的未来考题要主动去办。

  奔着问题走下去,雨花台区2661名党员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走出一个个暖心的“雨花故事”。

  雨花台区尤家凹3号小区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地势在一处山坡上。去年7月的连续特大暴雨使小区道路墙体出现开裂和塌方等险情,埋下安全隐患。由于产权单位历经改制更迭,小区管网老化、楼顶渗漏、道路开裂等成为历史遗留问题。大走访中不少居民反映,希望能对小区做一个“彻底体检”,永别水患。赛虹桥街道将走访信息汇总后,决定来啃下这块“硬骨头”。一方面组织人手对小区地下管道进行探测修复,累计清淤10余吨,修复破损管网9处,清理路面雨水井200余个。同时实施房屋建筑消险作业,成立社区抢险队伍,配发救援物资,做好应急预案,赶在今年汛期前,给上千居民吃下“定心丸”。“干部脚上有泥土,百姓心中才不堵。大走访就是要用我们的‘辛勤指数’换老百姓的‘满意指数’。”赛虹桥街道党工委书记汪丹彦说。

  如果说,通过大走访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靠的是“用心”;那么,研判区内软件企业未来发展可能遇到的难题,完全凭“主动”。前不久,雨花台区委常委、软件谷管委会主任谢祖国到翼辉科技公司走访。细问之下,发现企业的嵌入式系统技术非常尖端,但规模不大,民用市场迟迟打不开。当了解到企业正准备申报一个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时,谢祖国当即表态:“这样的高成长性企业必须全力扶持。”说办就办,企业申报工作最近刚启动,软件谷关于后续配套扶持资金的意见就已出炉。“大走访不能‘蜻蜓点水’,有时要‘深挖一锹’甚至‘刨根问底’,才能找准问题,精准施策。”谢祖国由此感叹。

  “南京打造世界软件名城,我们的定位是排头兵、主阵地、核心区。要用好用足大走访这一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及时发现和解决软件企业、人才当前和未来发展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确保全企覆盖、全员走访,打赢‘抓产业发展、促城市建设、补民生短板’三大攻坚战。让雨花的大走访活动在全市乃至全省有‘声音’、有‘图像’、有‘故事’。”雨花台区委副书记袁传军说。

  本报记者 王世停

标签:

责任编辑:戴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