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精准康复架起生命重建“支点”
中国江苏网5月21日讯 今年5月21日是第27次“全国助残日”,今年的主题是“推进残疾预防,健康成就小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将于7月1日施行的《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以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国家、社会、公民在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中的责任,对推动残疾人康复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此次“全国助残日”活动将关注目光投向残疾预防和康复,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近几年,我省将残疾人康复作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采取一系列普惠加特惠的政策措施,不断满足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有效提高了广大残疾人的获得感。“十二五”以来,《“健康江苏2030”规划纲要》《江苏省残疾预防行动计划》《江苏省残疾儿童基本康复项目免费服务实施办法》《江苏省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补贴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全省得到基本康复服务的残疾人达100多万人次,康复服务覆盖率达到79.3%。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时期交通事故、工伤、脑卒中和精神疾病等呈高发态势,且致残率高;人口老龄化导致老年残疾人数量快速增加;全社会残疾预防和康复的意识还不够强,康复服务的供给能力与残疾人的需求尚有一定差距;残疾预防工作合力有待增强,保障能力有待提高。
康复是生命重建的“支点”,只有实施康复才能减轻残疾造成的痛苦,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参与更广阔的生活。要让“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必须扎扎实实推进残疾人精准康复工程。目前,《江苏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出台,基本康复服务目录和补贴标准也已制定。各地正开展精准康复服务培训,成立组织管理体系,落实项目资金,连云港赣榆区、东海县还被确定为中国残联精准康复试点县区。下一步,各地各部门还必须全面开展新时期残疾预防行动,落实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制度,完善残疾人康复机构等级认证制度,加强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拉长残疾人康复服务短板,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让广大残疾人分享更多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