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惠享民生 > 正文

0

溧水一种粮大户调结构遇到烦心事 稻田养龙虾究竟行不行?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作者:朱新法   2017-05-02 07:14:00
   4月26日,南京市溧水区和凤镇金达农作物种植家庭农场的沈金水给记者打来电话:今年他调整种植结构,在120亩稻田里养了龙虾,可是镇政府不同意,要求在6月30日前拆除养殖设施,恢复基本农田原状。眼看投入的60多万元可能泡汤,他十分着急。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4月27日,记者来到沈金水的家庭农场作了实地调查。

  沈金水: 种粮亏了钱,想养虾弥补

  沈金水的稻田养虾田块在和凤镇毛公铺社区庙下自然村附近,田块有点高低错落,田块的东面是一条叫新河的河流,中间隔着2米来宽的机耕路。

  老沈说,2013年他流转了1968亩土地,流转费每亩每年以250公斤稻子结算。前几年他每年种一季稻一季麦,可是,前年和去年粮食歉收,粮价也不好,两年里亏损了300多万元。今年,听说沭阳县稻田养龙虾比较成功,他去参观了几次,决定拿出120亩地试养,4月8日,价值26万元的龙虾苗放养到这120亩田里。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120亩地被分割成多个正方形的“格子”,每个“格子”四周挖了一道环沟,环沟宽2米、深80厘米,挖掘环沟的土就堆在田埂上,环沟围绕的大部分面积是用来种稻的。田埂的一侧,环绕了一道35厘米高的钢化玻璃“防逃网”,防止龙虾逃跑。环沟里的水很清澈,趴在沟坡上的龙虾清晰可见。老沈说,龙虾一年可养两茬,预计每亩纯效益能达2000元左右,比种粮好得多,可以弥补一点前几年的亏损。

  “因为龙虾就在环沟里活动,将来不养龙虾了,把田埂上的土推下去就填平了。”老沈说,龙虾的食物主要是田里的虫子,人工投喂的饵料每天每亩只要500克。

  “稻田养虾,是不是经常要换水?”记者问。

  “不用换,平时稻田里的水只进不出,只有到5月底插秧时需要排水,排到东面这条新河里。”老沈说,往年种稻种麦都需要向河里排水,稻田养虾后,不会再使用农药和化肥,因此,排出去的水也会比往年干净。“养了龙虾后,镇里不准我向河里排水,说是一经发现排水,就要拆除养殖设施,而且一切后果由我负责。”说着,老沈拿出镇政府向他下达的整改通知,这张3月30日下达的通知上明确要求,6月30日前自动拆除一切养殖设施,并恢复基本农田原状;否则中止对老沈的家庭农场一切财政支持项目。老沈补充说,当时迫于压力,他承诺到时候自动拆除。但投入了这么多钱,再也收不回来,他心有不甘。

  田块东面的这条新河长达数公里,有意思的是,其中2公里多的河道也是老沈流转过来的,每亩水面每年的流转费280元,流转期限到2025年止,老沈在这段河道里养了花鲢、草鱼、鲫鱼等。

  镇政府:

  选址不对,不符合规划

  记者先去了和凤镇毛公铺社区。社区党总支书记史献斌说,老沈流转的土地是社区集中了村民的承包地后发包的,他在稻田养龙虾,社区没有意见,毕竟老沈付了流转费。至于说老沈有没有破坏基本农田,也不大好说。

  “养虾的稻田水质有没有检测过呢?是不是比新河的水质差?”记者问。

  “没检测,肉眼看,水质都很清,没有什么差别。”史献斌说。

  离开毛公铺社区,记者来到和凤镇政府,找到分管农业的副镇长傅强。傅强说,老沈田块东面的新河上游是水库,直通固城湖,列入溧水区16条水系整治范围。去年,新河的水质为劣4类,今年要达到3类水质。为此,镇里花了300多万元拆除了河道两边的畜禽养殖场和加工作坊,并对河道清淤,进行生态护坡。

  “镇里要求老沈6月30日前拆除养殖设施的依据是什么呢?”记者问。

  “他养虾的田块选错了,不该选在靠近河道边的,可以选远离河道的田块。”傅强说,靠河太近,养虾的稻田产生的面源污染就会排进河里,这是不允许的。

  “一般来说,稻麦两熟的田块,每年每亩要施100多斤化肥,还要用农药,产生的面源污染可能比养虾的稻田多,你们比较过这两者的面源污染量吗?有没有检测过水质呢?”记者问。

  “主要是不符合规划。”傅强说,“老沈流转的田块在市级农业园区内,园区总面积有5万亩,不能随便零星养殖,老沈想搞养殖,必须事先报批,否则我们这就不叫园区了!”

  “老沈付了流转费,自己不能作主种什么养什么吗?”记者问。

  “老沈那个家庭农场名称就叫农作物种植家庭农场,就该种粮。”

  傅强说,老沈在不该养殖的地方做了养殖的事,而且没有事先报告,“闷头想搞什么就搞什么是不行的。”

  疑问:

  自主调结构,咋就不准呢?

  自己流转的土地,为什么不能自己作主种什么养什么?这让老沈感到很纳闷。虽然是在农业园区内,但他做的仍然是农业项目啊。土地流转合同里没有对种什么养什么作任何硬性约定,以前他也没听说调整农业结构需要得到上级政府部门批准。

  说到农业面源污染,老沈觉得养龙虾的稻田肯定比种稻麦的排放少,因为龙虾对水质的要求是很高的,要想保证龙虾产量,首先要在水质上下功夫,绝对不能在稻田里施化肥,更不能用农药。面源污染少的项目,为什么反而被禁止呢?

  那么,老沈有没有破坏基本农田呢?记者查阅了《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三章第十七条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窑、建房、建坟、挖砂、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记者现场看到的情况是:老沈稻田养虾确实挖了环沟,但明显不是“塘”,因为环沟的面积只占稻田的10%左右,而且所挖之土就在田埂上,回填非常方便。

  去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一直在强调农业供给侧改革。就我省而言,省农委早在去年底就为原本单纯种粮的农民设计了几条供给侧改革的路径:稻田养鸭、稻田养虾、稻田养蟹等。很多地方政府为鼓励农民调结构,还在财政资金上给予倾斜。像老沈这样进行种养结构调整,在我省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为何老沈却要被叫停呢?老沈的稻田养虾能否继续进行?是否会被中止一切财政支持?希望有关部门认真研究,给出一个让人信服的答案。 本报记者 朱新法

标签:

责任编辑:苗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