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惠享民生 > 正文

0

江苏省中医院儿科专家认为孩子长高有规律可循 神奇5月藏着一个长高的秘密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钱鸣   2017-04-14 09:11:00
 
资料漫画

  孩子生长发育问题,尤其是如何让孩子长高,一直是父母们十分关心,又颇为困扰的问题。其实,孩子长高也有规律可循。儿童生长发育专家表示,孩子的生长速度与遗传、营养、生长激素分泌、运动等因素有关,但现代研究发现,春天是孩子生长最快的季节,特别是即将到来的神奇5月,藏着一个长高的秘密,家长们千万不能错过!

  通讯员 孙茜

  交汇点南京晨报记者 钱鸣

  5月份孩子长个最快

  江苏省中医院儿科主任中医师叶进表示,儿童生长速度与遗传、营养、生长激素分泌、运动等因素有关。虽然与季节和气温没有直接相关性,但通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发现,春天里儿童确实更容易长高。每年3至5月平均能长高1.37厘米,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尤其是5月份是孩子一年中长高最快的季节,平均长高7.3毫米,因此被人们称为“神奇的5月”。

  为什么5月孩子最蹿个?叶进认为,这与新陈代谢加快以及户外活动增多有关。春天是万物生长的时节,人体也不例外,此时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加快、呼吸消化功能加强、生长激素分泌增多。另外,5月是一年中最为舒适的,气温适宜,绿意盎然,最适合进行踏青等户外运动,再加上充足的光照促进骨骼生长发育,儿童生长发育的速度也会加快。

  “三大法宝”帮助孩子长高

  “孩子最终能长多高,虽然70%与遗传因素有关,但仍然有30%的努力空间。抓住机会,或许能实现身高的完美逆袭。”均衡营养、充足睡眠和适当运动是孩子长高的“三大法宝”,家长们一定要用好。

  叶进解释说,孩子要长高,营养必须跟得上,均衡营养不是指大鱼大肉,而是要保证每天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各种营养均衡摄入;睡眠对孩子身高增长起着关键作用,只有在人体进入深睡眠阶段时,生长激素才会大量分泌,一般在晚上10点半左右开始,所以孩子一定要在9点前睡觉,保证在10点半前进入深睡眠状态;适量运动能刺激长骨骨骺软骨细胞的分裂增殖,并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促进长高,经常运动还有利于骨骼钙磷代谢,加速矿物质的骨骼沉积,使骨密度增加,促进生长发育。

  各年龄段儿童长高处方

  每个年龄阶段生长发育速度不同,要想获得满意的身高,从小就要跟上应有的生长速度,尤其要把握春天生长发育的大好时机,为此叶进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开出生长处方,帮助孩子科学长高。

  婴幼儿阶段(3岁以前)

  3岁前是儿童生长最快的一个阶段,通常在出生第一年内身高就能增长20-25厘米,1-3岁平均每年能长高12厘米。

  运动处方:婴幼儿关节、下肢肌肉还未发育完全,运动主要以户外散步、奔跑为主。每天两次,每次1-2小时的户外活动。

  营养处方:这个阶段营养容易跟不上,建议家长在喂养时,根据不同的年龄段选择不同种类和形状的食物,而不是一味给孩子吃过于精细的各种蔬菜泥、肉泥。

  睡眠处方:9点前入睡,每天睡12-15小时。

  学龄前期(3-6岁)

  学龄前期的儿童生长速度开始逐年递减,每年增长5-7厘米。此时由于孩子刚上幼儿园,容易生病,增强体质很重要。

  运动处方:学龄前儿童关节韧带还比较脆弱,不建议做跳绳、打球等剧烈运动,轮滑、骑小自行、奔跑都是不错的选择,每天的运动时间要保证在1小时以上。

  饮食处方:营养全面,均衡,多样化。保证每天喝250毫升牛奶,吃一个鸡蛋,100克蛋白质摄入量,保证蔬菜水果的摄入。

  睡眠处方:9点前入睡,每天睡眠时间在10~12个小时。

  学龄期(6-12岁)

  进入学龄阶段后,6-8岁儿童每年增长6厘米左右,9-11岁在5厘米。

  运动处方:推荐游泳、跳绳、摸高等跳跃式运动,避免做负重运动,运动时间在每天1小时左右。建议每天跳绳1500个,摸高200个,一次性完成。

  营养处方:少吃高热量、油炸食品以及碳酸饮料,多吃新鲜瓜果蔬菜,避免性早熟。

  睡眠处方:低年级儿童保证在9点前入睡,高年级尽量在10点前入睡,每天睡10个小时。

  青春期(13-18岁)

  青春期是孩子身高又一快速增长期,女生在整个青春期身高可以增长20-25厘米,男孩的青春期相对女生较长,整个青春期增长25-30厘米。利用好可以实现身高的完美逆袭,家长要尤其重视。

  运动处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论耐力、爆发力都很好,推荐打篮球、打羽毛球等球类运动和跳绳,时间每天半小时到40分钟。

  营养处方:进入青春期,要加强营养,多给孩子补充牛羊肉、鱼虾等优质蛋白质。

  睡眠处方:青春期孩子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但仍要争取在10点前入睡。可以改变熬夜的习惯,早睡早起,将一部分课业留在早上完成。每天保证8个小时睡眠时间。

标签:

责任编辑:苗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