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淮安:医体结合不断增强百姓获得感
2020-12-24 10:00:00  来源:淮安日报  
1
听新闻

融媒体记者 李 蓉

通 讯 员 唐 勇 缪丹丹

日前,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发布通知,公布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优秀案例评选结果,我市《医体融合推进健康淮安建设》成功入选优秀案例并获优秀奖。

记者从市疾控中心获悉,我市已经实现全市7个县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覆盖,并建成3个国家级示范区。为进一步促进健康淮安建设,我市不断探索新的防病模式,从“医体融合”入手,建立医体结合新模式,以理念、组织、活动、设施、人才等为重点进行深度融合,逐步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专业支撑”的医体综合防控模式,促进全民健身向全民科学健身转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共同培育技术骨干

市体育部门和卫生部门密切协作,统筹安排,将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健康指导员培训工作结合起来,对相关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健康管理,推动其由健身指导向健康指导转变,打造结构优化、针对性强、专业素质高的健身健康指导员队伍。同时,规范执业资格制度,对符合要求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健康指导员发放认证证书,统一管理,建立长效评价机制。

招募大学生村官、社会公益志愿者、退役运动员、健身达人等参与群众健身健康指导工作,不断壮大指导员队伍。市卫健委和市体育局联合举办3场体育指导员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大型培训班,联合培训健康生活方式和体育健身指导员2000余人。

共同打造健康阵地

整合各种资源,因地制宜做好健身健康场地设施规划布局,建立结构合理、门类齐全、功能完善的健身健康设施供给体系。在城市社区、城乡公园、文化广场、旅游景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地,按照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增设贴近百姓需求、智能化、高品质的健身健康设施,进一步建设“10分钟健身圈”。

围绕服务人民群众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理念,在体育、卫生健康、文化旅游、教育、养老、扶贫等公共服务设施中融入健身健康元素,整合相关标准共建一批健康(身)主题公园、健康(身)步道、健康文化长廊等健身健康场地设施。

目前,全市12个大型公共体育场馆逐步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有序引导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全市各个县区都将县级体育指导站升级为健康指导站,形成各具特色的健身场地。

共同搭建融合桥梁

建立运动处方门诊。运动处方库的建立是医体融合的关键桥梁,淮安积极组织市直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及疾控中心人员参与国家级及省级运动处方师培训,培训了一批能够开具个性化运动处方的运动处方师。在市一院成立首个淮安市运动医学中心,标志着我市医体结合疾病管理进入新阶段。

共建共享数据。逐步建立专业化、科学化的体质监测研究队伍,将体质监测成果转化为对国民科学健身的指导,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助力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

开展全民健康健身竞赛。卫生部门积极配合体育部门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为赛事提供预防伤害评估、医疗保障服务,并积极组织人员参加比赛。各级各类体育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赛事,覆盖50余万人。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