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1-10月淮安优良天数比率为82.6% 同比提升8.9%
2020-11-20 19:26:00  来源:淮安日报  
1
听新闻

融媒体记者 左文东

通 讯 员 崔德贤

今年以来,淮安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生态底色持续彰显。建成生态红线区域监管平台,划定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等11类56个生态空间管控区域,面积达2139.62平方公里,占淮安市总面积的21.34%。持续开展“绿盾”专项行动,深入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进一步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率为93.2%,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二。全面推进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长江经济带突出问题以及省人大常委会和省政府交办问题、省水污染防治重点帮扶和专项督查交办问题、市政府挂牌督办问题等整改落实,及时组织“回头看”,坚决杜绝问题反弹。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成立大气污染防治专班,落实“点位长”责任制,实施449项年度重点治气工程项目,统筹抓好重点行业深度治理、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整治和扬尘综合管控,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截至10月底,全市优良天数比率为82.6%、同比提升8.9%。建立地表水国控断面挂包责任制,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加快工业污染防治、城镇污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水生态保护等4大类52个重点工程建设,综合采取控源截污、河道清淤、生态调水、畅流活水等措施,推动断面水质稳定达标,1-10月份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83.3%,全面消除劣Ⅴ类。深入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形成582家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状况“全市一张图”和“一企一档”成果集成,完成季桥化工园区17家企业土壤状况场地调查评估和风险评估。

监管服务持续优化。深入推进“环保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严格执行“543”工作法、现场执法“八步法”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依法打击环境违法行为,1-10月份共下达处罚决定书395份,罚款金额4500余万元。建立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坚持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企业精准打击,全市共有586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制定出台十条举措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大力推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正面清单,免办环境影响评价手续1个,先开工后补办环境影响评价手续2个。认真落实“企业环保接待日”制度,及时倾听企业呼声,采取专项资金扶持、优惠信贷支持、优先办理环评等措施支持企业发展。

安全底线持续坚守。坚持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为契机,深入推进危险废物处置专项整治,先后组织检查督查2063人次,发现隐患517处,推动整改隐患468处,向应急管理、住建等部门移交问题线索275条。健全环境应急保障体系,签订《南京—淮安环境安全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故4起,未发生次生环境污染事件。在全省率先制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建设标准,探索建立工业园区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系统平台,聚焦危废产生、贮存、转移、处置等重点环节,实行全流程信息化监管。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统筹做好医疗废物、医疗废水处理环境监管工作,坚决守住疫情防控“最后一道防线”。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