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日报》的前身为《人民报》、《淮海报》,诞生于烽火连天的抗战期间。当年的老报人们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坚持办报,将来自延安的新华社消息传达给苏北大地的抗日军民们,在艰难的岁月中,激励了无数抗日军民与侵略者浴血奋战,从而取得最终的胜利。
现年93周岁的颜牧田老人,就是当年《淮海报》的一位老报人。
1943年,经进步同学介绍,时年16岁的颜牧田进入《淮海报》工作。颜牧田当时还是学生,因为战争的原因无法继续学业。进入《淮海报》后,他的工作就是每天戴着耳机,收听电台里传来的新华社消息。“当时的新华社在延安,所以我们的电讯头都是‘新华社延安电’。”颜老回忆道,他说那时的新闻消息都是用密码发送的,发送出来的信息都是阿拉伯数字,他负责收听并记录下这些数字,然后交给负责译电的同志翻译。
“出版工作都是在炮火中进行的,非常艰苦。”颜老说,当形势较好、不用行军和战斗的时候,报纸采取铅印出版;遇到时局不稳时,则采用油印的方式。“我们那时候基本都在行军和战斗,一天下来累得要死,眼皮都往一起粘,但还要打起精神收听电报。”颜老说,收听电报是个特别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事情,不能有一点点走神,但就是这样,因为敌人的干扰,还是会有一些信息被遗漏。“遇到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发一份电报给延安,告诉对方从第几行第几个字到第几行第几个字信息不全,请发电报告知,然后再拿着补录的信息去排版印刷。”
颜牧田说抗战时期的工作非常艰苦,革命队伍中也发不出服装、被褥等生活补给,“衣服破了就打个申请,申请一块几寸的自制土布进行缝补。”颜老说发下来的土布都是本色白布,与衣服不相称,他就用淤泥和草木灰混合给白布染色,“不过这样的染色不牢靠,没过多久就重新变成白色了。”
在抗战的那段日子里,因为生活条件实在太差,颜牧田患了几次大病,一次是严重的痢疾、一次是浑身长疥疮。“那时候也没药治疗,听人家说盐可以消毒,就去食堂讨了一把盐洒在我的疥疮上,疼得死去活来,创面在盐的刺激下化成脓水往下流。”
虽然已经九十多岁了,颜牧田还每天坚持收看、阅读国内外的新闻,他对党和国家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骄傲。“现在的日子是我们在抗战年代想也不敢想的,就拿每亩田的粮食产量来说吧,以前地主家的‘好地’能打个一百斤粮食就算‘良田’了,现在呢,我们普通农民的田里也能轻轻松松收获上千斤的产量!”■融媒体记者 潘晓晔 通讯员 许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