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我家,文明靠大家”这句耳熟能详的公益标语,很多人都不陌生,其中的意思简单明了,说的是我们每个人对于这座城市的文明、卫生都应责无旁贷。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却还是常会见到有人随手丢弃刚刚抽完的烟头,也有人在一声咳嗽之后旁若无人地向地上吐一口痰液,让路人反感的同时,也对城市环境卫生造成了不良影响。
◎“乱扔”之观察:有人随意扔有人自发捡
室外开放型的公共场所经常会有不少烟民聚集,这样的地方自然多有乱扔烟头的现象发生。“在家儿子女儿管的宽,不给抽,只好在散步回去的路上偷偷抽一根。”在钵池山公园里,一位大爷随手扔出手中烟头,看到记者在注意他,他赶紧解释了下,因为急着要赶回家,所以抽得比较急,这才没有将烟头投入垃圾箱中,他表示今后一定注意。
在公园的另一侧,记者看到4位围坐在一起的老人正抽着烟,在他们的身边就是一只垃圾桶。“淮安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咱们不能给家乡拖后腿,所以特意找了个靠垃圾桶的凳子坐下来。”其中一位老人笑着对记者说道。
在万达广场的金街,当天是周末,来往行人较多,偶尔可以看见有乱扔烟头的行为。一位商户告诉记者,由于这里的消费群体以年轻人为主,个人的素质也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他说:“有的年轻人素质很高,从不乱扔垃圾,但也有少部分人对于自身的行为约束极差,经常是随手就将手中烟头随意朝路上一扔。”
不过,有人乱扔烟头,也有人自发地组织起来专捡烟头。“绝不能让烟头破坏了我们社区的居住环境。”春晖社区党支部书记马兆宇指着角落里7万多个被居民捡来后集中存放的烟头,自豪地对记者说道,“这些,都是我们的居民此前用3天的时间从小区的角角落落里捡来的,如今在社区路面上已很难发现烟头了。”从去年起,该社区由老党员、志愿者们牵头,发起了定期“捡烟头社区志愿者活动”,鼓励社区居民从“一次弯腰、一根烟头”做起,积极参与到文明创建工作中来。马兆宇坦言,很多人过去没有环境卫生这一意识,如今淮安正处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决胜之年,举办这样的活动可以让社区居民上好环境卫生这一课,而今后类似的活动也会越办越多,相信大家的生活习惯也将会变得越来越好。
◎“乱吐”之观察:更多的人开始注重公共卫生
除了乱扔的烟头,被人随意吐在地面上的痰液也是城市卫生的一大隐患。痰含有大量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而流行性感冒、肺结核、气管炎、肺炎、麻疹、百日咳及白喉等的病原体,均通过痰液进行传播,危害性很大。
“不能让痰液留在广场的路面上,不仅影响市容市貌,更给每天在这里散步的群众的健康带来威胁,看见一处,我们就要清理一处。”大运河文化广场保洁组组长王红梅告诉记者,清理地面的垃圾与痰迹是他们每日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虽然现在依然会有此类不文明行为出现,但自从今年疫情发生以来,大家的健康和卫生意识都有了提高,随意乱吐痰的现象也有了明显好转,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个人与公共卫生,我们的工作也轻松了许多。”
■融媒体记者 吴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