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走起来,跑起来,惊喜随之而来
2020-05-14 16:12:00  来源:淮海晚报  
1
听新闻

“坚持跑步9年,我瘦了40多斤。”“每天早晚散步,睡眠质量提高了,能吃了,身体素质更好了。”“每天步行上班,一天的精神都很充沛。”……城市道路、沿河步道、公园小路上,锻炼的市民络绎不绝,有人匆匆急行、有人悠然漫步、有人飞奔向前,但每一种方式,都是对“绿色”的追求,都能收获别样的惊喜。

养生达人 漫步生活更健康

相较于跑步的激烈、急行的快节奏,散步更能起到散心的作用。5月11日一早5点,家住淮阴区的石学文便和爱人出发了,沿着盐河北岸的栈道,一路向东,走到南昌路返回来继续行走回家,总共要两个小时,晚上7点再走一次,一天走4个小时。“身体素质比以前更好了,睡眠质量也好了,能吃饭了,原来血压不稳定,有眩晕的现象,现在也没有了。”石学文对散步带来的好处颇感欣喜。

一年多前,40多岁的石学文开始意识到健身的重要性,就在朋友的建议下,进行有氧运动,散步的时候,他还拉着爱人一起。“两个人会互相鼓励,时间一到,就提醒对方该走一走了。”石学文称,一边走一边聊天,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如果实在走不动,二人就在承德北路或者翔宇北道折返。有的时候一人有事,另一人也会坚持,时间一长,每天晚上10点就能入睡,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

漫步在风光带,不仅强健了体魄,也愉悦了身心。家住桃花岛附近的市民楚先生便是如此,尽管生活繁忙,但他每周都会抽出时间来散步。“工作压力大,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通过散步可以起到养生的作用。”

楚先生今年48岁,早在10年前,他就体会到散步的快乐了。“我不善言辞,心里装着想法一般不会说出来。”楚先生称,自己的性格容易冲动,有时候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不仅这样,血压还有点高。

为了排解自己的抑郁心情,楚先生每天早晚抽出40分钟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到小区外,沿着桃花岛附近、古淮河沿岸散步,一边走路,一边思考。“走着走着,之前烦恼的事情就不再那么闹心了。”楚先生笑着说,“很多事情都是自己的心态问题,把心态调整好,生活也就理顺了,身体才能健康。”

如今,楚先生坚持每周散步5天以上,他也感到了明显的变化。“血压不高了,情绪也平稳了。”他表示,散步的习惯将一直坚持下去。

上班一族 走路通勤乐趣多

5月11日早上,阳光明媚,清风柔和,8点整,57岁的市民张新民就从家里出发去单位了。“只要天公作美,就坚持走路上、下班。”张新民是一名运动爱好者,目前在清江浦区上班。沿途中,他经过钵池山公园、里运河沿岸,一路欣赏风景一路拍。此时正值月季花开,他的手机里就多了很多月季花的照片。“近年来,淮安游园绿地增多,走在路上,风景更美了,我总是忍不住要用手机多拍几张。”

和记者谈话间,张新民满面春风,快言快语,思维活跃,这都得益于他长期坚持运动。早在还是学生的时候,他就非常热爱运动。多年来,他一直坚持步行,不仅上班途中步行,就是工作中开展业务考察,他也迈开步子走现场。“现在身体很好,没什么毛病,有时候还带着孙女去走一走锻炼身体。”从张新民的话语中,记者感受到了一种“满足感”。

11日,张新民因为要陪同专家考察,一上午就已经走了16000多步,占据了朋友圈“微信运动”排行榜中的三甲位置。“因为运动,身体素质一直很好,一天走4万步也不累。”

对于更多人来说,走路上班则是“挤”出时间健身。11日一早,市民单女士将儿子送到学校后,便步行上班了。“平时工作忙,娱乐应酬多,没有时间锻炼,每天早上走路上班正好可以锻炼锻炼。”单女士每天送完儿子,还有一个小时上班,这也为她步行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走路的时候,我的角色不是妈妈,不是职员,只是一名普通的行人,塞上耳机,迈开步伐,感觉整个世界都是我的。”单女士充分享受着走路上班的乐趣,在此期间,她注意到了很多平时没有觉察到的美好。“比如白发苍苍的老两口,互相搀扶着走过马路;比如沿途开放着无比鲜艳的花朵。看着形形色色的人和物,生活瞬间就变得生动起来。”

走到一半的时候,单女士便热了,脱掉外套,继续赶路。“一早上走下来,顿时感觉神清气爽,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工作中。”单女士称,希望自己能坚持步行上班。

爱美女士 跑出年轻好身材

10日一早4点半,51岁的张丽丽穿着运动装,迎着清晨的露水,在钵池山公园开始了跑步锻炼,一跑就是两个小时,跑步结束后,正好迎来了初升的朝阳。“9年前我165斤。”51岁的张丽丽告诉记者,因为跑步,现在她体重120斤。

跑起步来就停不下来了。“每次跑完步,出一身汗,就感觉浑身舒畅。一边跑步一边思考,烦心事没有了,精神状态越来越好了。跑步会让人上瘾,每天都想跑。”张丽丽说,她一般在钵池山公园跑步,后来还认识了很多跑友,大家三五成群,互相打气。每年,她还会抽出时间去其他城市跑马拉松,一边去跑步,一边去游玩。

如今,跑步从最初为了减肥变成了爱好。现在她每周抽出3天时间跑步。“9年来跑步的总长度有25000里了吧,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的。”张丽丽自豪地说。虽然现在50多岁了,但因为跑步,张丽丽看起来比同龄人更年轻。

蒋慧敏是张丽丽的跑友,被大家称她“星星”,坚持跑步8年,给她的生活带来不少惊喜。“尤其是参加同学聚会的时候,明显感觉自己的精神状态比同学好。”蒋慧敏告诉记者,爱美之心人皆有之,8年前,她刚刚步入40岁,因为意识到身体逐渐衰老,身材发福,才产生跑步的想法。

“刚开始跑步的时候,居然胖了。”蒋慧敏称,那主要是因为跑步消耗了能量,饭量增加的缘故,跑步一段时间后,体重便趋于平稳。

跑步让人消除烦恼。“和朋友一起跑步、聊天,日常琐碎的事情不会再令我烦恼,生活也更充实了。”蒋慧敏称,跑步已经成为她的生活方式之一,每周她会抽出两天时间跑步,一般早上4点半起床,和跑友约好,跑到6点半左右,多数时候,他们会选择在钵池山公园内跑步,有的时候也会到更远的地方跑,比如一起跑步去淮安区。

医学专家 运动要循序渐进

不管是慢走、快走,还是慢跑,对人体都是大有裨益的,但不同的人运动也要有所注意。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主任许将表示,现代人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规律,身体更需要运动,而这些运动可以使人体的各个器官得到锻炼。比如,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改善消化吸收功能;消耗机体的热量,有助于减重、减脂;增加血管弹性,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还能愉悦身心,缓解大脑疲劳。同时,又都是有氧运动,能使人的呼吸频率加快,肺活量增加,提高心肺功能。但是,对于没有运动基础或者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运动要根据身体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增加强度。如果在运动中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及时休息观察。尤其是有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等疾病的患者,运动一定要遵医嘱。■融媒体记者 杨春阳

标签:跑步;上班;张丽丽
责编:胡悦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