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中午,在一辆刚刚从武汉天河机场驶出的大巴上,淮安肿瘤医院护士陈超靠在车窗上,眉头紧皱,车上的气氛也有些凝重。这趟车的目的地是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车上人员的任务,是临时组建该院的呼吸与重症病房。作为淮安市首批驰援武汉的29名医护人员之一,当天早晨6:40在亲友的目送下启程时,他没想到这一走竟然是整整53天。
援鄂53天,心理压力画了个“抛物线”
“从接到通知到报名,再到正式出发,还不到48个小时。”回淮后的陈超近日对记者回忆道,1月26日下午6点半,他与同事们接到了招募援鄂志愿者的短信,“我立刻报了名,1月28日就出发了。”
初到武汉的两天里,主要是集中学习如何穿脱双层防护服、使用当地的病历系统等,这时,陈超的心情还比较平静。
“但随着我们进入病房接触到越来越多的病人,心里的弦逐渐绷起来了。”陈超说,作为护理人员,他的主要职责是为病人打针、换药、照料日常生活。刚开始,便面临挑战——首先是医疗物资匮乏,防护服数量有限,每天都要小心翼翼地节约使用;其次是当地部分护士没接触过这类病人,不了解相关仪器的操作方法,所以他们既要照顾病人,又要开展培训;第三则是老年病人较多,一些老人甚至完全不能自理,连大小便都要由护士清理。这些挑战给陈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但是无论多辛苦,既然职责所在,都必须硬着头皮上。”陈超回忆,他曾经两次累到脱水,坐在椅子上连手都抬不起来。好在这种处境没有持续太久,随着物资送达,医护人员增加,陈超与同事们熬过了一开始最艰难的时期。
此外,身处疫情一线的陈超和队友们也在担心:淮安也有疫情,家人安全吗?病人一天天增加,疫情还要持续多久?援鄂医护人员的担忧牵动着后方的心。“得知我们的忧虑后,省里专门召开会议,解除我们的后顾之忧。社区、街道也对家人给予多方关怀,解决了许多生活难题。”陈超说,此后,随着病人陆续出院,疫情形势逐渐好转,大家积累的压力也逐渐释放了。
如果有需要,我还能再战一把
此次武汉之行,给陈超留下了太多记忆。“这是人生中一次宝贵的经历。”陈超说。
“我印象最深的三个场景,一是湿透的防护服。由于我们要穿两层,并且一穿就是5小时,所以只要脱下衣服,夹层全是汗水。特别是进入3月份后,武汉天气越来越热,队友们每天脱下防护服后,都像刚从水里出来一样。第二个印象深刻的画面,是病房里大家吃饭的场景,这其实反映了政府对病人的支持力度——因为医疗和饭菜都由政府免费提供。”陈超回忆说,疫情期间,他亲眼见证了国家的强大实力。第三个画面就是体重秤上的数字。为了少上厕所,大家都少吃少喝,一个多月下来,每个人都瘦了一圈,“我有一次称重,发现自己瘦了10斤。”
3月16日,随着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最后一名病例出院,陈超与队友们终于松了一口气。在第二天返程的机场大巴上,他回想起初到武汉的场景,两次靠着车窗,看着同样的沿途风景,心情却完全不同。“来时是不安,走时是轻松,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在大巴上,这50多天的一幅幅画面在脑海中像放电影一样闪过。我当时有两个想法,一是这次有个小小的遗憾,没进ICU,如果有需要,我还能再战一把;二是等我家孩子长大了,一定要把这段故事讲给他听,希望他做一个有勇气、有担当的人。”■融媒体记者 朱昭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