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书写决胜脱贫 合力攻坚的壮丽“淮安答卷”
2019-10-17 09:11:00  来源:淮安日报  
1
听新闻

  金秋十月,行走在淮安的乡村田野,脱贫攻坚取得的累累硕果令人欢欣鼓舞。一项项创新举措有效实施,一个个扶贫项目落地生根,一户户困难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瞄准突出问题,夯实关键举措,强化责任落实,淮安始终保持“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目标不变、靶心不散”的定力,“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的干劲,“一鼓作气、真抓实干”的作风,书写决胜脱贫、合力攻坚的壮丽答卷。

  新招迭出创造“淮安经验”

  今年9月,一封由涟水县95名农民联名书写的感谢信寄到了省委领导手中,65岁的涟水县南集镇新合村低收入户羊子成是联名农民之一。羊子成患有极高危高血压和脑动脉瘤,今年上半年两次住院花费6.5万多元,除去医保报销,还自费13900元,这是他家多年的积蓄。在省委帮扶工作队牵头的“健康扶贫”支持下,羊子成又报销了12300元,个人实际仅花费1500多元。省委副书记任振鹤在信上批示:“健康扶贫是攻坚战中的难中难、坚中坚。省委驻涟水县工作队结合驻村实际,倡导探索的村民医疗互助方式值得关注。”

  在全省率先建设“阳光扶贫”监管系统,探索出台“推动落实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实施办法”,创新推出“村集体经济收入路径参考条目”,试点“防返贫保险”……淮安市创新方法路径,新招好招迭出,创造了脱贫攻坚的“淮安经验”。

  全市所有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且个人缴费部分均由财政全额补助,就医享受“两升两降”“先诊疗后付费”“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在县区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自付费用均控制在总费用的10%以内。2017年至今,全市医院已接纳先诊疗后付费病人92010名,涉及金额6.1亿多元;通过建立教育资助数据库、落实资助政策、严控失学辍学率、强化公示公开、强化经费保障等五项措施,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子女全部享受教育资助;组织力量对全市建档立卡低收入户住房情况进行逐户摸底排查,对排查出的危房户,今年12月底前全部予以改造完成。同时,实现农村自来水稳定供给全覆盖,城乡人民饮用水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

  淮安市针对全市尚未脱贫的9万低收入人口精准施策,对3.3万有劳动能力的,支持他们通过创业、就业实现脱贫;对剩余5.7万无劳动能力的,通过救助、兜底、保障帮扶他们实现脱贫,确保全部低收入人口今年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从今年7月起将农村低保标准上调为610元,在此基础上,试点开展“防返贫保险”和设立防返贫基金,多渠道探索低收入人口和临贫易贫人群防止返贫的长效机制。

  产业扶贫彰显“淮安智慧”

  地势低洼的省定经济薄弱村淮安区车桥镇芦滩村拥有生态良好的大片水面,今年该村成立村集体股份合作社,将分散在一家一户的水面整合起来,集中对外流转发展特种绿色水产芡实。“村集体收入从过去的不足5万元,今年有望突破30万元!”芦滩村党总支书记卢洪亮信心满满。

  不仅如此,在省委工作队的协调下,芦滩村还吸收附近的大东等三个省定经济薄弱村通过“飞地”模式,共同建起冷库和生产车间出租给种植大户,每年既为本村增加租金收入,同时带动附近低收入村共同增收。

  淮安市深入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大趋势,出台“三特”农业产业发展意见,引导全市大力发展特优高效种植、特种绿色水产和特色生态休闲等产业,助力低收入户和经济薄弱村因地制宜脱贫增收。

  淮安区与农业龙头企业江苏百斯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采用“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将种苗免费提供给周边种植户,并传授种植技术,建立起以共享经济为主的农业新联合体模式,中央厨房一期工程就可带动1000户农民增收,既帮助企业“省工、省本、省资源”,又让经济薄弱村、低收入村和低收入农户分享全产业链增值的收益。

  放眼淮安大地,从苏北灌溉总渠到洪泽湖畔,从涟水的多轮次蚕桑养殖、集中连片芦笋、中药材种植到金湖的粮食文化产业园、高效菊花园、水上森林公园,从洪泽的大湖古堰到盱眙的天泉湖小镇……我市脱贫攻坚工作伴随着乡村振兴串点成线、由线及面,全市已注册农产品商标9800余件,形成一批高附加值、高颜值、高带动力的“三特”产业,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

  连片攻坚踏出“淮安步调”

  横穿盱眙县西南岗片区的洪泽湖大道两侧,10万亩虾稻共生高产农田即将迎来大丰收。这条规划了20年的公路,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付诸实施,在冲刺脱贫攻坚的强力推动下,投资1.4亿元、全长30公里的洪泽湖大道于2017年6月立项,2018年4月建成。道路一通,项目也接踵而至,张家港市永联村与当地合作建设虾稻共生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带动50名低收入户就业和一批经济薄弱村增收,一条路致富了一大片。

  “原来这里土地流转500元一亩地没人要,现在800元一亩抢不到。”说这话的是盱眙县黄花塘镇芦沟村党总支书记王天华。随着黄高公路的修通,再加上省直部门大力支持的全域高标准农田建设,黄花塘镇经济薄弱村迎来富民产业的落户。一子落而满盘活,黄花塘镇利用土地整理和农房改善的契机,积极启动全镇13个行政村的整体搬迁。

  涟水县的涟沭接合部片区、涟水县和淮安区的渠北片区、盱眙县的西南岗片区以及黄花塘革命老区是我市冲刺脱贫攻坚的重点片区,市委市政府围绕片区发展急需解决的瓶颈问题,将“组织实施好关键工程”纳入市政府十件实事。“十三五”以来,共投入30亿元用于重点片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和民生事业项目。

  我市既紧抓重点片区整体提升,也聚焦村一级发展。在省定110个经济薄弱村之外,确定了60个市定经济薄弱村,并结合落实巡视整改,将2018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低于18万元的548个村确定为低收入村,纳入帮扶范围。今年4月初,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统筹推进省市定经济薄弱村和面上低收入村持续增收的意见》,调研出台《村集体经济收入路径参考条目》,逐村制定诊断书、线路图、时间表、责任榜,明确一村一策举措。

  ■融媒体记者 宋莹莹

标签:
责编:胡悦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