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新闻网讯 黑底色的木牌匾上镌刻着“老年助餐点”五个鎏金大字,这个目前淮安市最大的老年助餐点,设在清江浦区健康西路市民政局东侧,室内面积约500多平方米,今年5月,大祥餐饮公司中标助餐点运营业务。该助餐点坚持把服务老人作为根本,在价格上对老年人实施优待,按照不同的年龄段执行不同的折扣标准,附近前来用餐的老人都反映“口味很好,价格实惠,搞得不错”。
今年以来,市民政局精准思维谋事、精准施策做事,开展“全方位关爱老年人、高质量树好文明新风”行动,深挖养老服务设施居家服务潜力,办好“十件实事”,不断提升民政服务对象的幸福感。
编织居家养老服务网。印发《2018年淮安市为民办十件实事关爱服务困难老人实施方案》,指导县区对辖区乡镇养老服务设施情况、闲置社会资源情况进行排查,落实新建25个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100个社区老年人助餐点选址建设,改造提升218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推进城乡网格化居家养老服务,打造10分钟上门服务圈,为居家老人就近提供养老服务。
提升困难老人幸福感。印发《淮安市购买养老服务实施办法》,鼓励县区民政部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充分利用“淮安市虚拟养老平台”,为困难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护理等养老服务。目前,全市6.14万名高龄困难老年人品尝到政府购买服务“民生蛋糕”。为确保此项实事项目取得实效,该局形成月汇报、季督查的全面督查监督指导机制,推进项目实施,确保落实到位。
拓展智慧养老服务内涵。整合虚拟养老服务平台,以市虚拟养老服务平台为中心、县区平台为支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为基点,形成“一网、八平台、服务站点布局到位”的多级联动,开发“居家养老服务”APP菜单,针对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老人等开发特色营养菜谱。引导近6000家居家养老服务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开展线上预约线下居家上门服务,实现“线上与线下、需求与服务、定制与特色”相结合,“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内涵不断外延。
融媒体记者 叶列 通讯员 唐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