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严春林啊,你是哪位兄弟啊?”“我是刘同祥啊,老严!”两张激动又惊讶的笑脸相逢,两双布满岁月沧桑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55年了,当年在盐城市射阳县六垛镇共享过激情燃烧的岁月的17位老兵,在时隔半个多世纪后,重新聚在了一起。
■淮海晚报记者 潘晓晔
《55年了,兄弟们还好吗?》(详见11月13日本报A6版)一文刊发后,有多位当年的老战友看到报纸上的消息后,与组织者戴老先生等人取得了联系。随后,根据联系上的战友提供的信息,他们又找到了一批生活在乡镇的老战友。
“不容易啊,我们先是坐公交车到和平镇、马头镇,然后再转马自达去寻访。”组织者之一戴官宝感叹地说,好在有《淮海晚报》的帮忙,让失联多年的老战友联系上了,大家盼望已久的聚会才得以举行。
在12月1日的聚会上,战友们回忆起五十多年前的艰苦岁月时,依然记忆犹新。“我记得我们刚到新兵连时条件很差,没有营房,我们就在老百姓家打地铺,部队里4斤重的被子根本抵抗不了海边的严寒,只能两个人通腿睡,互相取暖。”高月友回忆道,当时条件艰苦,要修建海防工事,“工事的主墙体厚达1.5米,所用的石子和沙子是从远处运来的,价格甚至超过了当年的大米。大家对这些沙子石子都很珍惜,一点点烟头草末都不敢混进去,害怕影响了工事质量”。
“我是一个兵,爱国爱人民,革命战争考验了我,立场更坚定!”当日,17位老兵唱起了当年在军营的歌。55年前,他们都是风华正茂的“最可爱的人”,如今年过七旬的他们再次相聚,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让他们的金秋岁月多了份青春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