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淮安:以台资产业高颜值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
2018-11-01 08:50:00  来源:淮安日报  
1
听新闻

  2014年,国台办批准淮安为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江苏省委省政府将淮安定位为“南有昆山、北有淮安”台资企业集聚区,对我市进一步打造台资集聚高地、加快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我市按照台资集聚示范区建设目标定位,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产业合作为主线、优化环境为抓手,以承载优势特色产业高端集聚与其他一般产业梯度转移相结合为主要方向,加快实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文化创意、大健康、金融“1+4”台资产业发展计划,积极引导台资企业产业在淮落户,努力将示范区建设成为两岸合作江苏典范。

  掀起产业融合新态势

  2016年,江苏敏安电动汽车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获得全国第五张新能源汽车生产牌照,企业正在研发的高端SUV,未来正式量产后预计年生产量将达到16.5万辆,产值将超过200亿元;实联化工利用淮安丰富的盐矿资源进行深加工,形成年生产100万吨联碱和120万吨真空制盐的生产能力,营收突破30亿元大关,成为全球盐碱行业的领跑者。

  “新时代下,加快推进台资产业发展,是淮安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的又一次路径选择。”在市台办主任龚晓琴看来,加快台资产业发展,有利于聚力打造工业、服务业、农业“四三三”优势特色产业体系,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目前,在淮安“4+2”工业优势特色产业中,盐化新材料、电子信息、食品、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4个产业的龙头都是台资企业。正是因为台企助力,淮安电子信息和食品产业产值率先突破千亿元。千家台企落户、千亿产值龙头、千名台商汇聚,“三个一千”让淮安作为台资高地,实至名归。

  为进一步丰富台资高地内涵,淮安将淮台产业融合与全市“两大目标”紧密结合,积极策应江淮生态经济区、大运河文化带等重大发展战略,以国家级台资示范区建设为主线,以实施“1+4”工程为抓手,突出先进制造业主导地位,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进一步优化台资产业结构,提升台资产业层次,形成更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让台资高地建设的成色更足、质态更优、内涵更丰富。

  “大力发展台资产业,能够加快承接台湾优势产业扩张,推动我们的市场优势与台湾的产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有机结合,从而促进淮台产业融合发展。”龚晓琴说。

  展现淮台合作新成果

  苏北唯一“台企集聚破千家、投资破百亿”的设区市;连续7年被台湾电电公会评为大陆地区投资环境“极力推荐城市”……

  从2006年富士康落户淮安,全市已累计有台资项目1300多个,总投资180多亿美元。淮安与台商从相识到相知,携手发展、共同成长,传下了一段又一段两岸情深的佳话;淮安台资企业由无到有、台资经济由弱到强、台资高地由憧憬逐渐变成现实,创造了一个个两岸合作的“淮安样本”。

  据了解,目前我市台资龙头企业竞相涌现,产业基础坚实可靠。据统计,全市累计批准台资制造业项目900多个,其中先进制造业占30%左右,在全市重点打造的“三新一特”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盐化凹土新材料和食品等4个产业的龙头均有台资企业。同时,台资现代农业质态不断提升,呈现与二三产融合发展之势,目前,全稳农牧科技、皇达花卉、华光等台资现代农业企业已先后落户淮安。除此之外,装备制造、大健康等产业也都发展良好,大量科技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宝岛母爱医院、锦乔生物科技等健康产业企业已成功落户。

  两岸信息家电产业园已落户鹏鼎科技、富士康智能电视机、澳洋顺昌等台资、陆资规模以上企业95家;两岸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吸引了敏安电动汽车、实联长宜、和旺汽车齿轮等71家相关企业落户……近年来,除了各级开发园区、综合保税区、高新区等综合性平台外,我市还倾力打造了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和台资园区,为台资产业落户提供了有力支撑。

  多年来,淮安上下一以贯之推动台资产业发展,投注了巨大精力,凝聚了多方力量。我市先后出台了《加强服务台资企业意见》《加快台资集聚高地建设意见》和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的“淮十条”、关于促进淮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58条措施”等系列政策意见,在规划引领、要素保障、技术创新、人才支撑、服务升级等方面对台资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促进作用。目前,我市已连续举办十二届台商论坛、六届“淮安周”、五届“淮安经贸文化交流合作周”等品牌活动,为淮台产业合作提供了平台、创造了契机。

  “目前一期项目已投入试生产,未来将整合包括设计、制造、封装的半导体全产业链,促进图像传感器芯片集成电路产业蓬勃发展。”德淮半导体财务副总沈沛霖如是说。近年来,淮安产业布局思路清晰,让来淮发展的台企也信心倍增。在淮台企普遍表示,淮安各级党委政府对台资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对台商台胞优质贴心的101%服务,对台资产业发展的谋划布局,让他们对在淮发展充满信心。

  绘就台资高地新蓝图

  跨过海峡,握手淮安,淮台两地已携手走过十二载。回首这十二年,在淮台两地日益密切的交流合作中,两地经贸关系依存度不断加深,淮安已成为台湾在大陆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之一,而广大台商也从日益升华的经贸合作中获取了丰厚回报,两地之间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发展态势。

  新时代的潮流浩浩汤汤,崛起梦的征程一往无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淮安台资产业发展高起点谋划、高品质建设,正努力打造气质好、活力足、特色显的台资高颜值经济,助推新时代淮安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我市加快构建台资产业发展大格局,将“1+4”台资产业发展纳入全市“一区两带一枢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整体框架中,明确目标和方向,制定产业发展正面、负面两张清单,明确鼓励进入的产业类别,建立已落户企业退出机制,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引领新旧动能转换。

  我市还不断提升台资产业发展集聚度。一方面,我市加大对台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设计中心、销售中心等功能性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台资产业研发设计水平,增强终端产品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我市还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加快集聚,加强台企与台企、台企与陆企之间的分工协作,着力构建半导体、精密机械、大健康等台资产业完整链条。此外,我市还通过增强载体平台支撑功能、加快规划建设淮台文化产业园、办好涉台交流品牌活动等措施,持续增强台资产业发展支撑力。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将全力打响台资产业服务品牌。据了解,淮安将全面落实国家“惠台31条”、江苏省“惠台76条”、淮安市“惠台58条”,满足台商台胞的更多合理诉求;持续放大101%服务品牌效应,进一步丰富服务内容、增强服务配套;在城市建设中引入更多台湾元素,统筹优化学校、医院、餐饮、娱乐等生活要素布局,为在淮生活的台胞打造美好家园。融媒体记者 孔 雪

标签:
责编:胡悦 崔欣
下一篇